微醺季 Top 15 最新文章 專題列表

購房攻略|房價只漲不跌,現在不買之後更貴?4 面向破解黑心話術

房仲專家 李昌鵬 Zack
Pxfuel

房價只漲不跌,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眾說紛紜的建議,真的都是對的嗎?房仲專家 Zack 教你看懂局勢:

關於「房價長期只會往上漲」這件事情,單看過去的歷史數據來說,雖然多空交替、漲漲跌跌,但長期都在漲的表面結果確實是如此,但我們真的能這麼樂觀地認為,因為過去房價長期都會漲,所以未來的房價也只會往上漲嗎?其實這個邏輯有很大的盲點,就像過去也從來沒有發生過知名大學私校,竟然也會有招生嚴重不足的情況。

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破解「房價長期只會漲」的話術

1. 房價漲幅是無限的?

另一派反對的無腦空會說:「既然房價會無限往上漲,那什麼時候會漲到一坪一億啊?」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大概明白,除非臺灣像委內瑞拉或辛巴威遇到崩潰的通貨膨脹,否則房價再怎麼漲,最後勢必會被一個隱形的天花板給擋住。

這個隱形的天花板就是剛性需求,也就是我們提過的「供給」和「需求」,正常情況的房價,應該被住宅供給和買方剛需所決定,但氾濫資金與制度問題,導致過去 20 年房價不合理地畸形上漲,讓房屋的價格慢慢脫離實際的價值,否則為何每當聯準會升息與縮表,房市就立刻 A 型反轉了呢?(延伸閱讀 / 房貸一背至少 20 年!租屋會比較好嗎?專家圖解:先想清楚 26 件事

我們可以從國泰房產指數觀察到,雖然 2020 年 QE 讓房市進入大多頭,但全臺最精華、地段最好、就業機會最多、房屋最供不應求的「天龍國」臺北市,房價漲幅竟然落後給臺中、臺南、高雄等條件比臺北差的地區,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兩點:

1. 房價「基期」不一,漲幅不能只看比例 %

外縣市(尤其是中南部蛋白區)的房價基期較低,所以只要稍微上漲一些就能讓上漲的比例(% 數)變得很高,漲幅自然贏過臺北。

例如同樣是一坪漲 10 萬,臺北從 100 萬漲到 110 萬只有 10% 漲幅,但臺中從一坪 50 萬漲到 60 萬就是 20% 漲幅,臺南的某個偏鄉從 10 萬漲到 20 萬就是 100% 漲幅、直接翻倍了,但一坪 20 萬相較於臺灣人的平均所得,其實也不是難以負擔的房價,就能吸引許多小資族買房圓夢了。

2. 高房價令人絕望,影響房價漲幅

即便臺北市居民所得較高,但誇張高房價仍然令臺北上班族絕望。舉個例子,在不犧牲生活品質的情況下,如果要在臺北市區買一間離捷運不要太遠、有電梯的兩房公寓,不需要車位,平均售價只要抓 3,000 萬臺幣就好,等於台北上班族要先拿出 600 萬的頭期款,並且在接下來 30 年,平均每月承擔 9 萬元的房貸支出。

再看看臺北市民的平均所得,依據主計處於 109 年統計的家戶可支配所得的數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臺北市平均每一戶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 142.3 萬元,以前面的情況來算,假設一對夫妻在臺北市要買一間像樣的兩房,不但要先一起省吃儉用十幾年才能存到 600 萬頭期款,接著每年收入的 75.8%,也就是四分之三都要拿去繳房貸,因此對比臺北市民的平均收入,臺北市的房價絕對不合理。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受限於薪資天花板的臺北房價,確實已經漲到接近天花板的程度,即便 QE 帶來的氾濫資金,也很難將臺北房價再往上推升多少,這就證明了房價不可能無條件地無限上漲,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軟上限的天花板。

2. 中南部與蛋白區的瘋狂飆漲?

對比臺北市近年疲弱的漲幅,中南部與蛋白區的房價可就來勢洶洶,這些地區房價漲幅較高的原因,除了因為原本的基期較低導致漲幅比例較大以外,也因為相較於全臺灣人的平均所得,對於基期低的房價負擔能力較輕鬆、房價所得比相對合理,所以也讓某些基本面較差的地區仍然能被資金炒起來。(延伸閱讀 / 因房價太貴而租屋,大有問題!專家:該不該買房,該比較「房貸本息」

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讓我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淡水新市鎮是標準的蛋白區,而且還是腹地相當大、供過於求的蛋白區,不過輕軌與各種建設,對於改善當地空屋率的幫助仍然有限,假設當地一間 30 坪帶車位的兩房,原先售價為 700 萬元,但透過氾濫資金與不理性買方的雙重加持,讓這間兩房漲到售價 900 萬。

先不談生活機能與供需這些,單看 900 萬元的「價格」,只要拿出約 180 萬的頭期款,平均每月繳 2.7 萬元的房貸,這對於大多想要買房圓夢的年輕夫妻來說,900 萬還是負擔得起。於是很多急於擺脫 FOMO 焦慮的人,就會在大多頭時期不理性地簽了字,只為了讓自己買房圓夢、成為親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是原價從 700 萬漲到 900 萬,這個漲幅高達 28.5% 之多!

雖然 900 萬看起來成本不高、只是 200 萬的價差,但因為房價的總金額低(基期低),所以讓你增加的成本與賠售風險是相當驚人,以短期炒房的投機客來說,如果在淡水炒房就能獲得 28.5% 的高獲利,那如果把這個量體放大,槓桿開下去的獲利會有多驚人!

沒錯,這就是為什麼 2019 年後中南部可以被炒翻天的原因,尤其是蛋白區的部分。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2021 年多次對媒體表示:「市場把吳郭魚當石斑魚在賣,德不配位」,並且在 2022 年 7 月說 :「房市從今年第二季起,開始被打回原形,未來房價易跌難漲」,這些看法跟我如出一轍,我相信怎麼起來的房價、就會怎麼回去,我也認為中南部脫離基本面的價格,遲早在 2024 年後得面對價格修正,尤其是臺中新重劃區、高雄楠梓區和非六都的地區。

3. 房價每隔幾年就會循環上去?

有許多人仍然樂觀地認為,就算 2022 年房價真的開始轉空,但沒有關係,反正房市跟經濟一樣,是會不斷循環的,總有循環回多頭市場的一天,不少人都認為房地產每 5 年、7 年、10 年就會循環一次,這也是一般民眾對於房市景氣的大迷思。

以經濟來說,降息刺激經濟導致通膨,讓政府等經濟回穩後再透過升息抑制通膨,這是景氣循環的必然常態,但房地產也是如此嗎?我們先回顧臺灣的例子,臺灣從 2004 年到 2015 年走了 12 年的大多頭(中間只有 2008 年小跌了一陣子),而 2020 到 2022 只走了兩年的大多頭, 這很明顯就證明了房價走勢,並不是單純地固定幾年就會循環。

再看看極端一點的澳洲房市,在 2020 年 Covid-19 爆發之前,澳洲房地產曾經創下連續 30 年(參考自財經 M 平方)房價連續上漲的記錄,即便 2008 金融海嘯與 2012 歐債危機,也只有讓澳洲房價稍微放緩。因此,用幾年必定會等得到一個循環,這就無法解釋為何澳洲房價 30 年不跌的事實,因此單純認為房價只要幾個幾年就能等到上漲循環,幾乎可說是無稽之談。

但話說回來,目前的數據看起來,臺灣房價的確長期以來都在往上,很多網路上的無腦多最愛在我的 YouTube 影片下留言說:「不管怎麼說,房價長期都是往上漲的,這就是事實」,沒錯,這一點我能夠同意,但過去房價不停上漲的情況,我們真的還能這麼樂觀地認為,在未來也一樣適用嗎?

比方說第一點:2000 年營造的低利率環境,當時房貸利率在短短一年多,從 7% 多降到了 2% 初,降了整整 5% 的巨大幅度,刺激了房價瘋狂上漲,可是 2022 年後升息壓力極大的臺灣,還能用更低的利率刺激房價往上衝嗎?現在利率這麼低,哪裡還有 5% 利率可以降?現在央行每次只升息半碼就已經讓屋主們偷笑了,更遑論瘋狂大降息,對吧。

再看看第二點,2015 年之前,台灣沒有有效的打房政策,但現在的房地合一稅 2.0 已經相當嚴格了,而且打房趨勢看起來只會越打越狠。過去臺灣歷史上,房地產持有成本異常的低,但 2022 年 7 月六都已經陸續要讓囤房稅上路了,只要高房價、少子化的問題不解決,台灣打房的趨勢不會永遠停下腳步,更不可能像 2004 年那樣大幅放鬆信用管制,目前已經有很多地區的豪宅貸款成數,被限制在四成,而且還沒有寬限期。

最後是第三點,美國聯準會在 2008 年與 2020 年兩次黑天鵝事件,雖然都用 QE 來減緩經濟衝擊、替臺灣房價帶來飆漲,但也帶來了嚴重高通膨、甚至是停滯性通膨的副作用,產生美國與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的代價,然而 QE 對刺激經濟效果的愈來愈差,反而高通膨的副作用愈來愈強烈,未來美國、歐洲的央行,是否還會持續濫用 QE 救經濟,也需要打個問號。

以上 3 點加總起來,就是過去 20 年台灣房價能瘋狂飆漲的因素,但這 3 大因素,未來已經不可能再被複製了,不是嗎?央行已沒有空間大降息、打房趨勢無法停下、再度 QE 的機率渺茫,所以說,憑什麼認為過去房價長期都在漲,因此未來的房價也必然只會漲呢?就像男朋友都已經變心離開了,就別再妄想他今晚還會來接你下班吃消夜了

至於很多人很愛提,50 年前到現在的房價漲多少,那我們就拿 50 年前的時空背景來比較,50 年前的 1970 年代,是十大建設的產業升級期,戰後嬰兒潮都搭上景氣順風車賺了大錢,大家還說臺灣錢淹腳目,但是現在臺灣,有什麼產業升級的方針嗎?沒有!而且年輕的七八年級身處在嚴重低薪與創業九死一生的年代,臺灣錢已不再淹腳目,乃至於亞洲四小虎的發展也慢慢超越臺灣。

更別說 1970 年代的上班族薪資,平均都在 1 萬至 1.3 萬起跳,當時光復北路和南京東路的預售屋單價一坪才 2.8 萬,出社會努力工作、存個兩三年錢,就能在臺北市區買到一間房了,而且還可以正常吃飯;現在臺北市的上班族,則至少要「不吃不喝」16 年才有機會存到頭期款;2000 年初期的全台房價所得比才過了 4 年多,現在卻已超過 9 年半。

4. 少子化的問題

我們再來看看《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在 2021 年的人口結構統計:

你可以看到目前 50 多歲的人口有 359 萬、40 多歲 379 萬,但是 30 多歲人口只有 335 萬人,20 多歲人口只剩 301 萬人,明顯能看出現在年輕人愈來愈少的趨勢,再看目前 10 到 19 歲的人口則出現極大的斷層,僅僅剩下 205 萬人,更可怕的是 9 歲以下的人口,僅僅剩下 193 萬人,只有目前 40 歲族群的一半。

我們看看 20 年後,30~59 歲的這群購屋主力,你就會知道房地產為什麼未來很難樂觀看漲了。以 30~59 歲的購屋主力來說,目前 2022 的總人口約 1,704 萬人,但 20 年後的購屋主力人口,也就是 2022 年 10~39 歲的族群,總共只有 842 萬,等於 20 年後,市場上最大的買房需求直接「腰斬」,更別提我們還沒將死亡率、年年增加的住宅供給量,以及低薪、高物價等問題列入討論。

所以說,對比過去臺灣的情況,我們真的還能這麼樂觀地相信,未來房價絕對一樣能夠長期看漲嗎?這份信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記著:「what ge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因此拿「因為過去房價長期都在漲,所以未來房價也會繼續漲」的邏輯,來預估之後的房價發展,就是過於典型的倖存者偏差,也是嚴重外行的見解,如同過去的成功經驗,不代表能夠應用在新的時代上,已成為時代眼淚的 Nokia、百視達、柯達等,當年這些獨占鰲頭的全球霸主,不也都給我們上了很大的一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