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季 Top 15 最新文章 專題列表

CHANEL、FENDI 都由他主理!傳奇設計師「老佛爺」的生活哲學

重溫迷上「在誠品」的感覺
遇見兩岸三地誠品,走進閱讀世界,品味美好生活。讓人文、藝術、創意、生活,點亮你的光譜人生!

Instagram / @karllagerfeld

是什麼原因能讓時尚設計師「老佛爺」卡爾.拉格斐在時尚界屹立不搖,同時擁有令人尊敬的成績與地位?一起來看看 3 件卡爾.拉格斐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2023 年度時尚盛事 Met Gala 星光熠熠的紅地毯上,到處可見令人熟悉的墨鏡、黑色皮手套、山茶花等黑白元素。今年的主題是《卡爾.拉格斐:線條之美》(Karl Larerfeld:A Line of Beauty),致敬已故的時尚大帝、人稱「老佛爺」的卡爾.拉格斐(Karl Larerfeld)。

「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生前在時尚界屹立不搖數十年,創作能量相當驚人的他,手下一共管理 CHANEL、FENDI 與同名品牌 Karl Lagerfeld 三個精品品牌,引領的風潮屢屢創下設計界的革新之舉。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能長年保有活泉般不斷湧現的靈感,以及擁有令人尊敬的成績與地位?一起來看看 3 件老佛爺值得我們學習的事吧!

卡爾.拉格斐的生活哲學 1:對知識和學習的渴求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

「對我來說,買書是一種病,但我不想被治癒。」——卡爾.拉格斐。

拉格斐自小個性早熟內斂,童年時期在同儕中相當邊緣,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也很冷漠,於是他選擇埋首書海,並在這段期間學習了德語、法語、英語、義大利語,異於常人的天賦從小就開始展現。精通四國語言的拉格斐,家中也囊括了這些語系的藏書。對於書本的語言,拉格斐也堅持只讀原文,不碰翻譯版本。他曾在受訪時表示,「我討厭休閒活動,除了看書之外」,可見愛書成癡的「症頭」有多深厚。

成年後的拉格斐依舊保持大量閱讀的習慣,他在《卡語錄:時尚大帝 Karl Lagerfeld 經典語錄》曾提到,「我可以同時間讀上 20 種書籍」。愛書成癡的他,甚至還有一座私人圖書館,一共收藏多達 30 萬本的海量書籍,其中包括了各種主題的書籍和期刊,從時尚、藝術到哲學和歷史等,甚至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書籍。

驚人的閱讀量,彷彿也在拉格斐的腦中建立龐大的雲端資料庫。他擅長從不同的文化和藝術領域中尋找靈感,在作品中展現豐富多變的元素,讓身任多家品牌主理人的他在時尚界快速的工作步調中,依舊能持續產出令人驚豔的頂尖設計。(延伸閱讀/閉上眼睛,面料會教我怎麼做!三宅一生的人生、創作「摺」學

拉格斐受訪時曾表示,他對知識和學習的渴求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閱讀對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他認為閱讀能夠拓寬人們的視野,讓人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在老佛爺的身上,我們學到永遠保持好奇,不要停止學習的腳步,帶來的知識寶藏是誰也奪不走的珍貴資產,也是支持我們在追夢的理想路上,走得更遠更久的強大力量。

卡爾.拉格斐的生活哲學 2:專注現在,不要沉溺過去功成名就

「我痛恨大家所說的懷舊美好時光,這讓現在像是二手貨一樣。」——拉格斐。

拉格斐在時尚圈經歷非常豐富,多年來在不同品牌的深耕,為他建立時尚大帝的美譽,但他從來沒有耽溺過去,每天都在不斷突破自我。從他在時尚圈首次嶄露頭角的時刻,就展現他強大的企圖心與行動力。

在 21 歲的青澀年紀,拉格斐就獲得國際羊毛外衣設計大賽「大衣類」獎項,為他揭開在精品界的序幕,開始接連在 Balmain、Jean Patou、Chloé 等精品品牌之間接受洗禮與成長,一步步從助理爬上主設計師的地位。後來,他的 Chloé 1973 年春夏系列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甚至登上報紙頭版。但他卻沒有為此滿足而停下腳步,持續大步向前。

提到拉格斐主導的精品品牌,大家最熟悉的仍是 CHANEL,不過在 1983 年拉格斐準備接手前,那時的 CHANEL 經歷戰後衰退期不被看好,拉格斐甚至曾被警告不該碰這個幾乎搖搖欲墜的品牌,「當有人說沒希望時,我反而覺得有趣」,在他的努力下,成功讓品牌起死回生,帶領 CHANEL 重返精品界的巔峰直至今日。

拉格斐即使在晚年,他的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當時早已到達退休年紀的他,每年依舊為三個截然不同的時裝品牌 ——CHANEL、FENDI 和他的同名品牌——設計十幾個系列,還是唯一每季度在巴黎展出兩個高級訂製系列的設計師,但他每次都能優雅完成任務,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繁重的工作量,對拉格斐來說卻是刺激且令人期待的事,他隨時準備好接受新的挑戰。

「一次的成功沒有意義,你得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它,最好還能有所不同,如果你還留戀過去,隨便你!去守著現在的成就,無所謂,但我不是這樣的人。」 拉格斐透過他一次次的行動告訴我們,不眷戀過往成功帶來的美好,因為我們活在當下,為未來奮鬥,所以,勇敢突破自己吧!

卡爾.拉格斐的生活哲學 3:喜歡與自己獨處,那是一天中最療癒的時光

「創意工作者必須透過獨處讓自己重新充電,整天活在聚光燈前是無法創作的,對我來說,孤獨是種勝利。」——卡爾.拉格斐。

在螢光幕前,拉格斐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人,有他的謬思女神、有來自全世界的時尚名人、也有簇擁著他的支持者,他也熱愛與人交流,但在私底下的他,卻是極其喜歡獨處。拉格斐生前有件旁人熟知的默契,那就是絕對不要期待老佛爺中午前出門!拉格斐喜歡在上午時穿著睡衣待在家,不安排任何行程,投入自我的專注世界,安心創作。身為工作狂的他,一天 24 小時常常當 48 小時在用,大多就是仰賴這段時光,消化他龐大的工作量。

不只如此,拉格斐也不喜歡和別人共進晚餐,他在生前的豪宅有安排自己的小密室,好讓自己能放鬆地享用晚餐。然而,日理萬機的他,仍然時常需要與他人在不同時刻會晤,因此他還專程買下住所隔壁的空間,專門接待客人、吃飯,自己的私人空間可是絕對保密到「家」呢!

在外界看來,這樣覺得他好像看起來很孤獨,但他其實超討厭別人這麼說他,「我喜歡自己一個人,雖然我也喜歡被許多人圍繞,但很抱歉,我更喜歡一個人,因為一個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閱讀,可以思考。」他很熱愛獨處的感覺,只有這個時刻他才能感到心靈平靜。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融入群體,學習大量社交禮儀和了解如何人共處的眉角,卻不知道怎麼「與自己獨處」,因此當獨自一人時,不免感到恐慌寂寞、無所適從。而現代社會充斥著快速、緊湊的生活節奏,許多人已經失去了獨處的能力。但是,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和空間,好好獨處,反思自己的內心,以及找出自己的方向。

老佛爺告訴我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創造和發掘自己的價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意識地建立 ME TIME,為自己保留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才能好好喘口氣沉澱自我。當外界的雜訊關掉後,方能真正專注自我好好充電、發揮創作,也更能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回心靈的寧靜狀態。

老佛爺一生精采,除了秀台上風靡全世界的時裝設計,在台下的他熱愛閱讀、珍惜當下、以及自我獨處的能力,都不斷地鼓勵著你我,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樂趣和價值。在這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時代,期許我們都能和拉格斐一樣,有一顆勇敢創新的心,保持好奇,保持渴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與熱愛的事物。

(本文出自迷誠品,原文標題:「一次的成功沒有意義,你得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它。」3 件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帶給我們無限啟發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