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小心失智!大腦發出的 4 大警訊 傷腦習慣|常滑手機?讓腦過勞的 4 個行為 飲食準則|大腦永保年輕!多吃這 5 大食物 運動養生|3 招鍛鍊提升記性、刺激 BDNF 睡眠休息|4 招打造好眠環境,睡飽、睡好 兩周計畫|晝夜、周末 3 技巧,讓腦力全開
2

滑手機、喝奶茶、吃澱粉!小心 4 個傷腦習慣,害你總是疲累、腦過勞

經理人八分生活 專題企畫 / 林庭安;撰文 / 吳美欣
Shutterstock

「不論忙不忙,總是覺得很疲憊」「就算睡了很久,仍沒有由來的感到倦怠」如果這說中了你的狀況,就代表你不是身體累,而是「腦」疲憊。

大部分人以為休息,就是讓身體休息,譬如睡得晚一點、飯店度假、享用美食等。身體的休息,的確能帶來短暫的放鬆,然而,很可能你的「大腦」還在工作。

就算沒做事,大腦仍可能過勞!一定要戒的 4 個壞習慣

《最高休息法》提到,大腦光是維持最低機能運作,處理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即便是發呆、放空,也需要耗掉 60~80% 能量,只比你專注做某件事時少 5%。換句話說,就算什麼事都不做,大腦也只比工作時輕鬆一點而已

所以,就算身體狀態良好,如果大腦沒充分休息,還是會釋放出疲憊的訊息,讓你提不起勁,甚至引發焦慮、胃酸逆流、頭暈目眩等症狀。以下 4 個「強迫」大腦運作、使頭腦不得休息的小習慣,有的話快戒掉吧:

1. 常滑手機紓壓?小心腦袋過度加班

用手機滑過一張張美食照片,接著被廣告吸引去逛網拍,螢幕跳出 LINE 通知,立刻點開、回覆訊息。每隔幾分鐘,就算沒什麼事情,也要看一下手機才心安,是現代人的日常,長期下來,我們已經習慣性開啟 5 個程式、10 個視窗,在聊天軟體、音樂、社群媒體中不斷竄遊。

《終結腦疲勞》提到,白天的工作已經讓大腦相當疲勞,下班後還要打開聊天軟體傳訊息、玩線上遊戲、滑 IG、聽音樂。不僅沒讓大腦好好休息,還加碼承受聲光效果帶來的情緒刺激,等於是讓大腦加班工作。

史丹佛大學研究也發現,這種「數位多工」的行為模式相當損腦,重度多工者比輕度處理者相比,在做認知測試時,重度多工者的大腦反應時間明顯慢很多

以電力供應譬喻,太多訊息,會讓大腦長期處於「用電高峰期」, 一不小心就會耗盡腦中儲存不多的能量,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這些專注力、思考力、情緒穩定的來源,一旦缺少,自然會影響各方面的生理機能。

2. 白天久坐不動?晚上會更難入睡

要修復大腦疲勞,首先得先擁有足夠睡眠,台灣睡眠醫學會指出,逾 6 成台灣成年人有睡眠不足的傾向。不少人會趁午休或周末多睡一點補眠,不過《終結腦疲勞》提到,一覺好眠取決於是否足夠疲憊、是否準時睡覺及精神是否太亢奮。(延伸閱讀 / 在家工作常睡不好?睡眠專家:小心 6 種壞習慣,害你離夢鄉更遠

如果白天經常打瞌睡,或午休時間超過一小時,都可能無法累積足夠的疲憊感,到了正常睡眠時間,反而難以入睡。此外,白天久坐不動,也可能讓身體細胞代謝量不足,身體不覺得累,自然不容易睡著;周末睡太晚,也會打亂生理時鐘,導致周一、周二睡不好,因此更加疲勞。

不少人在睡前會滑手機「助眠」,但是台大醫學院研究顯示,睡前接收 8 分鐘手機藍光刺激,全身交感神經會亢奮超過一小時,心理警覺性變高,導致淺眠易醒。另外,睡前進行有氧運動,如果時間太久、強度太高也可能讓大腦分泌的皮質醇超標,心情太亢奮難以入睡。因此,運動也需要適時、適量。

3. 嗜吃油炸高澱粉,多了糖、少了營養

也有人會反映,明明已經避免錯誤的睡眠與運動習慣,卻還是好疲憊,早上起床心情很差、工作容易健忘,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關鍵可能出在飲食上,飲食內容不正確,無法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大腦也會缺乏合適的燃料,容易陷入「斷電」危機。注意力不集中、憂鬱等症狀,其實就是大腦在「鬧飢荒」。(延伸閱讀 / 張忠謀早餐都吃什麼?成功者的每日菜單,告訴你怎麼吃才健康

不少人早餐喜歡吃培根三明治配冰奶茶、中午只吃餅乾或喝飲料果腹,但三明治、麵包都屬於精緻澱粉、高糖食物,培根屬於變質的蛋白質,無法提供人體良好的必需胺基酸,早餐店奶茶所用的奶精則具有反式脂肪,可能提高體內壞膽固醇。

一整天下來,等於攝取過多糖分,卻沒足夠營養素,可能帶來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大腦危害。另外像鹽酥雞等油炸食物,或炭烤食物上的燒焦末,也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發炎,進一步傷害腦神經。

《為何一流的人不會有壓力》建議,想提振精神,可改吃一點鹹食,因為鹽能活化交感神經,能有效消除疲勞。圖為能取代甜食的食物列表,幫你避免吃進過多對身體有害無益的糖分。

4. 喝太少水,降低腦運作效率

水分補充對大腦運作也相當重要。《大腦逆齡指南》指出,身體缺水,足以減損認知表現、干擾記憶力、情緒與專注力。若是慢性缺水,也會導致腦部負責記憶、思考的灰質萎縮。

有些人可能以為只要待在室內,就不會太快流失水分,不過光是呼吸、排大小便、或服用抗組織胺、血壓藥等成藥,都會消耗水分,不應該口渴時才喝水,而是少量、多次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