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曆帶動的瘋潮:全台灣每 500 人就有 1 人擁有《讀曆書店》
由知識平台「生鮮時書」發起的文創日曆《讀曆書店》,號召讀者每天相遇1本書、1位台灣作家,將作品融入生活,在集資平台出版類取得亮眼成績。不僅成為全台灣第一本突破千萬銷售的日曆,連續四年的銷售總數,更達成平均讓台灣人每500人就有一個人的桌上有《讀曆書店》的驚人成就。
今年邁入第四年的讀曆書店,以「每天都是一個節」的概念,攜手 170 位台灣作家的授權語錄,收錄來自世界各地的節日,為生活提供不同的生活靈感。
透過主題策展力,為生活開啟儀式感
讀曆書店的特色,就在於一年 365 天,就有 365 個經典短句的版位,透過這些金句,認識台灣作家與作品,更透過每年一個策展主題,吸引大家的注意。
第一年主題是認識台灣作家,第二年剛好遇上即將到來的選舉,於是做了「這一票,我投給未來」的專題。第三年「女子無畏」收錄 180 位以上台灣女性作家金句,主要專攻文創產品的主力消費者;第四年,則是回應疫情、每個人的活動空間皆受到限制,時間意識也隨之停擺,希望透過「日常慶典」這個主題,重新為生活燃起火花。
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在 2018 年開啟了這個計畫,當時發想的概念,其實是延續創業的初衷:讓知識為你所用。在出版式微的年代,他發現,不是大家不閱讀,而是閱讀的載體改變了,因此「生鮮時書」所做的事情,就是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獲得知識,不管是線上、線下課程、文創產品,都是時書團隊正在努力的方向。
「《讀曆書店》的目標,就是在全台灣每個人的桌上,開一家『獨立書店』。」劉俊佑說。
## 異業聯名合作,把產品推得更遠
從第一年做讀曆書店開始,劉俊佑就開始思考,如何把產品推得更遠。從集資期開始,團隊就透過社群上的行銷、知名 KOL 的推薦,把聲浪開大;同時,也需要有外部合作單位的推波助瀾,才能再把聲勢往上拉抬。
讀曆書店歷年來找過許多聯名的合作夥伴,過去三年找過:新光三越、Microsoft、ELLE Taiwan,去年也因應「女子曆」主題,與望月女子谷慕慕跨界合作獨家限定版「讀曆書店月亮褲」,也與 Readmoo 讀墨電子書,首次推出讀曆書店的電子書版本。
今年除了一樣有電子書版本,因為有許多手寫達人喜愛撰寫讀曆書店中的句子,因此找了台灣在地文具品牌「藍濃道具屋」、「HAPPYMT」,共同推出限量色鋼筆禮盒;集資期的限定讀曆禮盒也與本月剛推出「蘭陽明體」新字體的 justfont(就是字)合作,讓讀曆書店不只是收錄台灣作家的作品,更典藏了台灣文字的風景。
在行銷曝光的合作上,今年最特別之處,是與「飲冰室茶集」合作,推出 19 位精選作家的金句,在飲料盒上聯合曝光,千萬等級的曝光量,讓沒有聽過讀曆書店的人也能人手一瓶。
相較於許多紙本出版品的行銷方式較為侷限,讀曆書店透過一連串密集並且破圈的行銷方式,結合許多外部資源,在今年集資市場充斥著 30 至 40 種日曆的紅海中,依然殺出了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