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先擬了購物清單,進了賣場卻還是「大爆買」?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揭露賣場陳列的 2 個小心機,你心中的購物慾其實都「事出有因」。
「多合一」(All in one)產品正成為美國人的購物首選!消費者尋求功能多合一產品的原因有幾個:
綑綁經濟就是把多個商品或服務打包在一起,以比單獨購買更優惠的價格售出,不僅是折扣機制,更是產品組合策略的延伸。
在這個剛開口說「您好」就被拒絕、失去銷售機會的時代,業務需要改變推銷的模式,掌握 2 個提問重點,讓潛在客戶心甘情願買單。
科達製藥副總經理陳美玲在 2010 年成立醫院管理部,成功將科達的產品從初期僅供應少數醫院,擴展至超過百家,業績連年成長。
大成長城企業飼料事業處精料業務部業務經理李建興表示,豬飼料市場過往的競爭,多著重在滿足客戶價格需求,但近年養豬場數量下滑,2024年更創新低,跌破6000家,使他開始思考策略轉型。
雷德曼物業副總經理陳伊婷,在短短5年間將公司營收從零提升至破億元,成為物業界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成功建立9成以上的續約率。
因為比起商品的特色,客戶更想知道的是商品的好處、使用這項商品能「獲得什麼幫助?」如果站在客戶的立場來思考,你自然會將焦點放在好處而非特色上。
不該對客人說出「這個服務稍微貴了一點」這種話。服務提供方所認定的價值,只是賣家自己的想法,不是真正的價值。
運用 A I工具自動化部份任務看似很合理,但實際上只有 10.9% 的業務人員每天使用,日本行銷公司總監今井晶也傳授向生成式AI下指令的秘訣。
BCG估計,企業利用預測式AI與生成式AI協助銷售,能節省銷售成本、協助精準拓展客戶,推動1.8倍利潤成長。
想提高對方的接納感,同意我方的意見時,可以透過雙面俱陳來給人安心感。
電商的價格戰雖然激烈,但低價並非唯一策略。廠商應發展差異化商品或服務,創造品牌價值,以避開單純價格競爭,提升市場優勢並實現長期經營。
精品產業在今年面臨巨大逆風,多間品牌業績慘淡,連LVMH執行長都因此身價慘跌逾200億美元,究竟這個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Netflix正研擬推出全新「免費但含廣告」方案,以吸引不願付費的潛在用戶,該方案將首先在歐洲和亞洲市場推行,以拓展用戶基數並增加廣告收入。
街頭強迫推銷的老手很有經驗地知道:只要成功將街上的路人約到咖啡廳,就幾乎百分之百能夠說服對方。這便是應用了「登門檻效應」的心理手法。
2000 年到現在,台灣電商發展可以簡單分為 3 大類:平台電商、社群電商與娛樂電商,裡面包含了許多創新的銷售模式。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社群的力量。
2021 年起,全聯相繼推出小時達、全支付服務。全聯實業線上事業部協理初貴民指出,消費者行為已經改變,既有的銷售模式無法滿足,業者就必須調整經營方式。
超商的「線上買,不限門市取貨」服務每年業績超過40億元,是超商會員經營的重要推手。7-ELEVEN與全家透過商品組合、共享功能等,持續拓展這塊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