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五大關鍵問題正在劇烈激化


整理 /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老又笨的電力供應系統
許多國家和美國現存的以電力設施為中心的供電系統,都是遵從一個大原則來建造的:滿足電力負載的義務。這些電力設施被要求要滿足下列3項責任:提供合理的電價、穩定的電力供應(也就是1天24小時、1周7天、1年365天全都要供應)、隨處可得的電力供應(在電力設施運作的區域內,每個需要電力的顧客都能被滿足)。這套系統,是由將愛迪生的發明商業化的門徒山繆爾‧英薩爾(Samuel Insull)所精心設計,並在100多年前就賣給政府單位。
這套系統的定價也很笨。這個電網的確很穩定的供電,但這些電力全都來自不同的能源消耗。也就是說,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不論來到你家的電是如何產生的,可能是燃煤、石油、核能、水力、風力、太陽能或天然氣,你都是付一樣的電費,你也不用管這些電是在尖峰時段還是離峰時段生產的。
你沒有辦法分辨,每度電你只付同樣的費率,等著電力公司讀取在你家後院的電表,寄一張帳單給你。電力公司就像「5美元吃到飽的自助餐,由電力管理者付錢來提供我們穩定、便宜又什麼都有的電力」,而我們每天來到這個自助餐,吃任何我們想吃的,它總是24小時營業,而且它總是這麼便宜。生活似乎很美好吧。
但它之所以這麼便宜的理由,是因為大眾和管理者從來沒有要求電力公司在供電時做兩件額外的事。我們並沒有要求他們生產電力時不能排放二氧化碳(我們只要求在燃煤過程中,那些如汞、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傳統汙染物要被移除,這些工作電力公司都做到了,但是不包括二氧化碳)。
而且我們也沒有鼓勵電力公司提供有效率的能源計畫。我們並沒有鼓勵電力公司要回饋顧客的節能行為,也沒有讓顧客有機會可以選擇不同時段的費率,讓顧客在電力生產比較便宜時多買一點電,在電力生產比較貴時少用一點電。
綠色商機:能源效率改善服務
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有些電力公司會決定踏進這個市場,做為提供能源效率改善服務的公司(energy efficiency service companies,以下簡稱為EESCs)。就像網路服務公司已經慢慢整合傳統的電話公司,這些EESCs也是整合來幫你優化智慧型電網更適合你家。
這些電力公司會告訴顧客說,他們將提供最好的折扣或甚至補助,來安裝具能源效率的電器,或是重新整修你的房子以減少能源的消耗。這是因為政府管理者訂了一條新法規,就是電力公司的收入,來自幫助顧客節省了多少的能源,而不是消費了多少能源。這些EESCs就會來幫助你完成這項任務。
某一天,GE公司能源效率改善服務部門的業務人員將來到你家門口。你的房子已經蓋了20年了。這個GE公司的EESC業務人員給你一個提議:第一,他們會免費幫你的房子作一次全面性的效率檢查,他們會帶一台測量壓力的機器到你家裡,找出那些熱源和冷氣都從哪些沒有接好的管線流洩出去。
第二步,他們會借錢來修補這些管線漏氣的地方,還有修補你屋頂上的細縫,因為那些細縫讓你家裡的能源慢慢地往外流洩,讓你每月的電費帳單增加了30%。接下來,他們會安裝更具能源效率的電器。截至目前為止,你都不需要付任何一毛錢。
這家EESC的收入是來自你每月所節省電費和瓦斯費的一部分,同時他們可以將幫你減少的碳足跡所得到的碳點數,賣到全球市場上去賺錢。GE的EESC會從你省下的錢裡拿走75%,其中50%用來償還先前的借貸,另外25%作為利潤。而你則是保有省下錢數的25%。現在你的房子更具能源效率了,也可以轉售更高的價格。
綠色智慧:同時擊敗污染與貧窮
范‧瓊斯(Van Jones)是奧克蘭一地的黑人社會運動分子,也是個節能環保人士。瓊斯在一場訪問中告訴我,推動節能運動的一大問題是:「你如何使用節能經濟,將工作、財富與健康帶給不太有這些東西的社區?你如何將最需要工作的人連結到最需要被完成的工作?如果做得對,可以同時擊敗污染與貧窮。」
這位39歲的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生,在2008年轉到為大家節能(Green for All),那是個新成立的全國性組織,目的是在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節能經濟,其中一個焦點是在為貧窮年輕人創造「綠領」工作。
當炎熱、扁平又擁擠的世界趨勢更為加劇時,州以及地方政府就會更為要求建築物要節能,全美各地也會有更多的改裝房子工作,像是增加太陽能板、絕緣及其他對抗氣候的材料。這些是不能外包的工作。
「你不能把一棟你想要增強對抗氣候的建築物,用船運到中國,做完後再送回來,」瓊斯說。「所以我們會讓這個國家的人有工作,為數百萬棟房子增強對抗氣候,加裝太陽能板,建立起風力發電廠。這些綠領工作可以為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提供一個脫離貧窮的方法。」他說,讓我們告訴不滿的年輕人,「你可以賺更多的錢,只要放下手槍,拿起填料槍。」
為了這個目的,瓊斯協助成立奧克蘭阿波羅聯盟(Oakland Apollo Alliance),裡面結合了勞工聯盟、環保組織及社區團體。用來教導奧克蘭年輕人如何裝設太陽能板並為建築加上對抗氣候功能。
在環保人士的支持下,瓊斯用這個計畫說服國會於2007年通過了節能工作法案(Green Jobs Act),該法案授權聯邦政府每年撥出1億2500萬美元,來創立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訓練計畫,讓工人可以為各種不同節能產業的工作做準備(國會還沒撥出那筆錢)。
「有一類非常脆弱貧窮的人家,他們雖然擁有自己的房子,但大多比較年邁,且收入是固定的,」他說。「他們非常受制於高升的能源價格。」他補充說,如果政府施行這樣一個計畫:「派出人員到你家裡去找出哪裡正在流失能源,接著安裝絕緣、對抗氣候設施及一些太陽能板等,」我們就可以為弱勢的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為比較低收入的家庭降低能源負擔,為人口中經濟最脆弱的一群家庭增加價值。
對許多弱勢的人來說,為房子進行節能,也許是唯一可以保住房子的方法,因為燃料價格一直上升。這些房屋的擁有者,在任何社區都是最安定的支柱。
「讓他們的房子在能源上無慮,小孩在工作上無慮,這樣社區就會安定,」瓊斯說。「還有更乾淨的空氣。同一時間將社會與生態問題一起解決。讓老祖母和北極熊都待在家裡。」
這是一個即將起飛的企業。「如果我們現在把這些年輕人帶進太陽能產業的第一線,他們一開始是安裝工人,5年內會成為經理,10年內成為老闆,接著成為發明者,」瓊斯強調。
「入門的門檻很低,可是卻可以通達太陽。如果你將貧民區率先節能,」他補充說,「花個7000美元訓練惡棍,給他生活技能,總比花50萬美元將他關到監獄裡來得好。省下1伏特電,就會救1條生命,原理都一樣。在一個節能經濟中,你不必算你花了多少,只要算你省了多少。」(摘錄自本書第八、十、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