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數機器人新創還在燒錢追夢時,達明早在2019年就實現獲利,並悄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
UG自2024年成立,不到一年開出30家門市,單月最高營收450萬。憑藉AI製茶縮短培訓時間、降低人力成本,結合母品牌歇腳亭加盟主,搶攻全球商機。
尚騰汽車集團2024年正式取得汽車代理商寶嘉聯合經營權,經手寶獅、雪鐵龍、愛快羅密歐等5品牌代理業務,執行長吳睿弘如何爭取到多品牌的經銷代理?
什麼樣的目標才足以推動真正的改革?UNIQLO 創辦人柳井正的答案是:「會讓人覺得你瘋了的那種。」
能否擺脫雲端依賴,將決定AI是否能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普及到每個角落,正是NPU崛起的戰略價值,而定義這項技術的,是來自台灣的耐能智慧。
成立於 2015 年的雲象科技,透過AI與影像辨識技術,不僅加速診斷速度,更提高診斷一致性。如今,雲象科技已在台灣數位病理市場占有率超過70%。
巨大前董座杜綉珍創立 Liv,女性自行車品牌,而在她領導下,協助巨大營收從2020年700億元成長至2022年920億元,2023年仍達770億元。
全支付、街口支付、玉山 Wallet 能成功出海,有個關鍵推手,是金融科技公司 TBCASoft(鏈通科技)旗下的跨境支付平台 HIVEX。
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首日股價飆升43%,市值突破 100 億美元。憑藉低價策略、供應鏈優勢與超強品牌 IP「雪王」,店數超車麥當勞、星巴克。
曾經被視為走在時代尖端、高薪又有發展性的科技業,為什麼會夢碎?作者認為這和產業特性、投資模式及政策息息相關。
以共享停車服務App起家,第一筆共享車位訂單只有8元,到現在是超過140萬名會員跨國企業,為何USPACE能成功,有可能成為台灣下一隻獨角獸?
一個教育 App 的吉祥物「被宣告過世」,這款「以死相逼也要讓你學習」的教育 App,累積超過 8 億次下載、年營收突破 5.31 億美元。
Q Burger 台灣營運總部、概念店 7 日正式開幕。創業不到十年,Q Burger 分店數已達到 300 間,饗樂餐飲董事長鄭瑞賓曾分析背後關鍵:
2008 年杜綉珍發起一場內部創業,創辦全球第一個女性自行車品牌「Liv」。打破產業慣性,扭轉思維,用一台自行車,喚醒女性自我覺醒的靈魂。
在追求穩健獲利的同時,團隊關係的穩固絕對是經營的關鍵。專業律師結合多年實戰經驗,教你掌握創業闖關祕訣。在討論創業架構時,務必謹記以下兩點原則:
闊別26年,張忠謀終於在11月底出版自傳下冊,下冊談的是他在德州儀器後期的工作狀態、過渡到台灣、創立台積電的種種。
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在工研院做了8年的控制器(在工具機、自動化設備中,指揮、控制設備的裝置),技術出身的他,1995年創立公司,本來以為第一年就會賺錢,豈料花了10年,才賺回創業資金。
保健食品市場成長的浪潮中,有個後起之秀:2018 年才成立的大研生醫,一句廣告台詞「你吃的魚油有幾%」,4 年就讓明星產品站上電商平台第一名。
黃仁勳曾形容,輝達的創辦過程,是一個「卑微的開始」,如今輝達的股價在一年內飆漲 4 倍,還被全球最大投資機構高盛譽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