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F成為民眾理財的重要工具的同時,許多抱著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卻發現配息比預期的少。為什麼高股息 ETF 的配息,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北韓核試驗,面對危及世界的負面事件,該如何看管手中財富?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心法:即使面對重大危機,我們仍應繼續投資!
台泥三元電池廠大火案,從商業判斷來看,省錢的邏輯沒錯,但除了價格以外,稍微設想遠一點、寬一點,更能避免因小失大。
當金管會開放銀行辦理「財管 2.0」業務,允許他們為資產達1億元以上的客戶提供更多元的商品與服務,目前已有 21 家銀行獲准辦理相關業務。
明明有在投資,每次卻都是賠錢出場?投資理財得小心風險,財經主持人詹璇依的深切提醒:「五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真正獲利,別被倖存者偏差所誤導」。
每天拼命工作、資產卻還是「原地踏步」?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教你,用這 3 個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致富習慣翻轉人生!
「哪一支股票又要漲了?」、「這一檔 ETF 趕快跟!」想要好好理財,卻總是適得其反?財務分析師教你避開投資中的隱形偏誤,別讓大腦妨礙你!
買了ETF、基金、個股,卻還是像打水漂般徒勞無功,獲利都跟自己無關?財經主持人詹璇依,帶你破解 8 個常見的投資迷思,避免總是「賺少賠多」的理財窘境。
無論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多麼有用,都有各種潛在的偏差!股神巴菲特用這一招,破除精美的財報障眼法──現金,就能讓你看到真相!
年終獎金到底什麼時候發?年終獎金要被扣多少稅?《經理人》整理獎金關鍵資訊如法規、發放時間、扣稅細節、計算方式等,帶領讀者一次瞭解。
靠著加薪、接案、投資為自己賺進被動收入,但存款卻沒有增加?提高收入,是不是花費也跟著變多?用這 2 招好好把關你的財務狀況,別讓財富悄悄流失!
不論你的收入多寡,善用理財的 631法則:60%消費、30%儲蓄、10%風險規劃,小資族也能存入第一桶金。
總是抱怨賺不到錢、也不知道錢都跑去哪,你的體內可能累積了會破壞財運的「金毒」。擺脫金毒才能擺脫貧窮,避開這 5 種破財行為!
「錢買不到幸福」這句話真的正確嗎?幸福學專家指出:「錢絕對能買到幸福」,關鍵在於怎麼花。專家也揭密,愈花愈快樂的 8 種消費。
毛利率是什麼?財報的毛利率、淨利率和營益率怎麼計算?公式是什麼?首先要學會看懂財報中的「損益表」中的三大關鍵數字: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營業費用。
新台幣連續 2 日狂升,衝擊出口商,但與此同時,也有大批民眾搶買美元,導致各家銀行的網銀、APP 大塞車。一時之間,匯率成為眾人焦點。
每天看股市,心情總是被漲跌起伏牽動!股海迷茫,得先弄懂股票交易才不會被「割韭菜」。一起向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學習 4 個投資不敗法則。
亞馬遜和沃爾瑪考慮發行穩定幣,此前,Shopify也宣布讓顧客能用穩定幣支付。零售業動作頻頻,預告著穩定幣逐漸走向主流。穩定幣為什麼能引起企業重視?
「我想中樂透」、「我想過得更有錢」,想變有錢的夢想總是難以實現,也許這個原因是「你很討厭錢」?心理諮商師用一張表檢視你對金錢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