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會「放大」高績效員工的價值,因此具備AI素養、商業判斷力、同理心、創造力與好奇心的「超級個體」,將成為最有價值的人才。
今年第三季「動畫」成為 Netflix 最受歡迎的觀看類別,原創動畫電影《KPop 獵魔女團》更成為史上首部院線票房冠軍,動畫會是它的下個成長曲線嗎?
近三年台灣米其林餐廳從 44 家一路攀升到 53 家,我卻看到星星增加背後的隱憂:台灣精緻餐飲正走向「學歷貶值」老路?
在AI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的今天,管理者面臨的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如何在不確定中保持判斷力?定義要解決的痛點,才是核心重點。
一家經銷3M膠帶的公司,為何能轉型為電子材料供應商,讓電子五哥(廣達、緯創、和碩、仁寶、英業達)都下單?
「浪費」就是在客戶眼中,無法為你的工作增值之事。許多組織都會使用所謂的「DOWNTIME」模型,來描述 8 種可能的浪費類型。
微軟在AI時代下,即使獲利與股價創新高,仍大規模裁員。執行長納德拉解釋,在AI時代,微軟必須轉型,從「軟體工廠」轉型為「智慧引擎」,以維持競爭力。
佐見啦生技預計於明(24)日創櫃板登錄,創辦人李昆霖表示,「IPO 不是終極目標,是給我們燃料,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
AI Agent 又稱為 AI 代理,有規劃目標、使用工具感知環境和記憶等功能,能自主完成複雜任務。AI Agent 與一般傳統不同,工作步驟一次看:
過去被鼓勵的「主動爭取資源」,在缺乏戰略指引下,反而讓力量更分散。為何團隊的行動,與企業真正具備的戰略資源之間,總是擦肩而過?
SONY 在 2011 年前後面臨困境,連四年虧損,2012 年平井一夫接任 CEO,在內部混亂與 PS3 初期的虧損挑戰,帶領公司成功扭轉頹勢。
是亞太地區唯一獲得全球 4 大航太發動機製造商奇異、普惠、英國勞斯萊斯、賽峰集團認可的供應商,應用在波音和空中巴士上。
新漢打造全球第一個取得國際功能安全認證開放標準的控制器,能讓不同設備「講同一種語言」,也讓台灣自動化大廠、知名機器手臂品牌等公司都採用。
在過去這 2 年間,環顧我身邊有效導入AI、建立 AI 團隊的創辦人,大概採用這 5 種做法:
美國快時尚品牌 FOREVER 21 宣布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總債務金額高達15.8億美元,並計劃關閉美國境內354家門市,裁撤超過700名員工。
一家陷入危機的公司,如何運用 80/20 法則來簡化,並增加獲利?康寧公司的經驗是絕佳的案例,值得研究參考!
日本部分企業近年開始導入「上司選擇制」,讓員工可依個人工作風格與溝通習慣,主動選擇直屬主管,期望藉此改善離職率、提升職場信任感。
早期台積電的晶片製程節點技術落後一般半導體公司 2~3 代,但到了 1999 年,台積電已趕上 9 成公司,技術急起直追的起點從何而起?
制度能否持續推進,關鍵不在於設計得多好,而在於溝通的語言對不對。把策略語言翻成每一個利害關係人能理解的語言,才能讓制度推動從被迫執行轉向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