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策略思考的技術

2008-11-11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整理‧撰文 / 劉揚銘

 

講到「策略」二字,許多人可能會聯想起《孫子兵法》裡「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形象吧!把場景拉到商場裡,身為「企業參謀」,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心智條件呢?策略究竟是來自靈光一閃的直覺,還是冷酷分析的結論?有沒有一種可學習的方法,讓人人都能成為策略家呢?

以上這些問題,大前研一早有解答。

1975年,時年32歲、剛進麥肯錫顧問(McKinsey & Company)1年的大前研一,把顧問工作中做的筆記,集結成第一本著作《企業參謀》,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描繪出制定企業策略的心智過程,並且為思考策略的方式提出了系統架構,因而成為暢銷作家。隨後在1982年,本書被翻譯成英文版(Mind of The Strategist,或譯《策略家的智慧》),為西方世界解答了「日本第一」的祕密,大前也因此書被商管學界推崇為策略大師。

《企業參謀》的初版距今雖已逾30年,但可別就此判定這是一本過時的書,大前在1999年重新整理出版的《新‧企業參謀》中,仍未改動當時的架構;印度Infosys執行長南丹(Nandan Nilekani)到現在仍會把1982年的英文版放在旅行箱裡,有空就讀。

策略思考:非線性的腦力
在《策略家的智慧》裡,大前把企業策略定義為「以最有效的方式,改變公司相對於競爭者的實力」的手段,「沒有競爭者,就不需要策略,策略規畫的唯一目的,是使公司凌駕競爭者之上。」大前認為,成功的策略並非來自於冷酷的分析,而是一種特殊的見識(mind),是一種創造性、直覺性的非理性思考程序。

必須注意的是,策略家還是必須利用分析,更不會因此而排斥分析,因為分析是用來刺激創造性思考的過程,也有助於測試構想的可行性。只做分析報告的機械思考,或是凡事只憑直覺,都不能稱為策略性思考。

分析是策略思考的起點,每個人日常所看到的問題、趨勢、事件、情況,好像都是某個整體(或組合)的構成部分,策略思考家就是要將這個「整體」解剖成不同部分,找出每一個部分裡各個不同要素的特色,再運用頭腦重新安排,以找出最有利的解決方案。而分解和重新安排一個情況的最可靠方式,並非機械化的系統思考,而是人腦中的非線性思考方式。

解決問題:先抽象化再具體化
策略性思考的第一階段,是思考事物的本質、找出關鍵問題。在《新‧企業參謀》中,大前非常強調「問對問題,才能有助於找到解決方式。」

舉例來說,一般企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只觀察到某種「現象」(例如員工太常加班),就直接跳到「擬定計畫並執行」(要減少加班,可以縮短午餐和休息時間,在正常時間加緊工作),而未能問出「員工數量是否足夠」「員工能力是否符合工作性質」等關鍵問題。

只有先提出了正確的問題,才能洞見癥結,接著透過分析去驗證(和同業比較工作負荷、從銷售數據分解每個員工的利潤額……等),最後才導出結論,並且相應地實施解決方案。

大前認為,企業為了解決問題而制定的策略中,從觀察到的「現象」到「解決方案」之間,要先經過「分組歸類」與「抽象化」的過程;而從「解決方案」到「確定執行」之間,則是要經過「驗證」與「具體化」的過程。

或許有天才能憑本能就抓住問題的關鍵,但再怎麼聰明的管理人才,也無法一下就把抽象的計畫直接變成行動。對一般人來說,「找出問題,形成解決方案」的過程其實是可訓練的,「把整個問題分成兩個以上的『次問題』,次問題再細分,直到整個問題被分成可管理的細節為止,」大前在《新‧企業參謀》中提醒:「這個方法的訣竅是,最後細分的項目,一定是要人力能夠管理的,其成效也必須是確切的、可衡量的。」

要發揮策略性思考的創造力,必須藉由正確而有深度的分析來刺激,而為了做好分析,就必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用策略頭腦提出適當的問題。「只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去做分析,並不會導出創造性的解決辦法;單靠直覺,也不會產生可靠的經營策略,」大前在《策略家的智慧》中,為策略思考下了結論。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