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第二型/熱心援助者:德蕾莎修女

2006-12-06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窮人的天使—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1910年出生於巴爾幹半島一個天主教中產階級家庭。在印度傳教行善近70年,曾多次被選為「20世紀最受景仰人物」。她過世時留下了超過4000位修女及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單位,服務範圍包括愛滋、痲瘋及結核病患收容、兒童與家庭諮詢、孤兒院及學校等。

「我選擇我們之中最貧窮的人。但是我願以那些貧窮、赤裸、無家、肢障、眼盲、患痲瘋病的,以及社會上所有感覺不受歡迎、不被愛、不受照顧的、被視為負擔而遭排擠的人們之名,禮貌地收下(諾貝爾獎)。」
語畢,這位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得主,特立獨行地婉謝了大會的獎金和宴會,要求將省下來的數萬元美金,捐贈給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在此之前,她早已得過數不清的獎項,「如果這些獎無法讓我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就沒有用,」她身高不到150公分,但這席話,讓任何人在她面前都顯得渺小。
那一年,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69歲,距離她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稱博濟會)救助印度貧病人民,剛好是第30年。

**讓高牆倒下
**把自己也變成窮人

德蕾莎修女本名雅妮.龔哈·波雅舒(Agnes Gonxha Bojaxhiu)。15歲那年,她加入聖母聖衣修女會(Carmelite Order of Sisters),就表示自己的天職是要用「愛」幫助貧寒。她的青少年時期,陸續都在世界各地接受天主教會的服侍訓練。18歲那年,她被派到印度加爾各答的聖瑪利女子中學擔任地理老師,27歲正式成為終身職的修女,並改名為德蕾莎修女,後來並且成為這所學校的校長。
聖瑪利女子中學是坐落在加爾各答貧民區旁的貴族學校。一道高牆,隔出了兩個世界。牆裡,是成群穿著整潔制服的富家少女;牆外,是滿街衣不蔽體的痲瘋病患、乞丐和流浪兒。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坐火車去大吉嶺,這趟旅程改變了她與千萬人的一生──她感受到天主的召喚,,要她走出高牆,為牆外那些可憐人服務。
德蕾莎修女開始向教會請求離開學校,入世服務人群,卻遲遲未獲同意。1947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印度獨立,加爾各答湧入數以萬計的難民,傳染病在街頭巷尾爆發開來。牆外煉獄般的景象,撕扯著牆內的修道之心。在不斷請求下,1948年教宗終於允許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此後,牆裡少了一個校長,牆外卻多了一位救苦救難的修女。

**用愛保尊嚴
**讓被服務者感到被愛

她開始在大街小巷裡跋涉,尋找貧病垂死的人們,把他們送到醫院治療,回天乏術的,就陪伴他們直到死亡。城裡到處是成群結隊的乞丐,他們一見到修女就立刻就圍上來,但德蕾莎修女要找的,是那些虛弱到分不清死活的人們。他們一條條地躺在路邊,身邊圍繞糞便、污水與蒼蠅。
她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是一個被螞蟻和老鼠咬得垂死的婦人。她將她送到醫院,但院方認為她已回天乏術,因而拒收。德蕾莎修女只好摟著這名女子,輕輕地告訴她:「沒事了……」。醫院深受感動,於是收下了這名婦人。惡劣的環境並沒有動搖德蕾莎修女,她無法再假裝視而不見,卻也堅持不躲回舒適的修道院。
這番作為很快就在市井間傳開,並吸引了一群追隨著。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與其他12位修女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並將教會的黑色修女服,改為白布鑲藍邊的印度沙龍。
1954年,加爾各答政府被這位白種女子的行為所感動,將卡麗女神(Kali)廟後面的空屋,撥給德蕾莎修女成立「垂死之家」(House of Dying),做為無家可歸者的安寧病房。每救回一個病人,修女們會先把他身上的陳年髒汙「刮洗」乾淨,因為他們大多不久人世,接下來能做的,就是輕輕地握著他們的手,靜待最後一刻來臨。
但愈來愈多的病患,終於引起廟僧的抗議。然而,有天德蕾莎修女卻從神廟前,帶回了一位奄奄一息的僧侶,他身罹重病,其他僧侶都不敢碰他。看到這一幕,一位僧人慚愧地告訴德蕾莎修女:「我膜拜卡麗女神30年,想不到女神就站在我面前。」
德蕾莎修女的愛,遠超過國家與宗教的界線。聖經上說:「你為我兄弟最小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所以修女們認為,愛弱小貧困者,就是愛神最好的實踐。
德蕾莎修女還常說起一個故事。有天,她發現水溝裡似乎有東西在動,抹開爛泥,才發現底下竟躺著一個老人。她把他帶回,花3個小時將他清理乾淨,並開始為他禱告。往生前,他告訴德蕾莎修女:「我一輩子活得像個畜生,這一刻卻死得像個人。」
「她強調當下就服務有需要的人。更強調在服務時,讓被服務者感到他們被愛,因為他們是有尊嚴的人,貧窮和疾病並沒有損傷到他們的尊嚴。」前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狄剛在《一條簡單的道路—德蕾莎修女的質樸之道》的序言中,如此形容她。

**愛,直到成傷
**不停地去愛、去給予

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曾親訪加爾各答「垂死之家」。他對德蕾莎修女的第一個觀察就是:絕對的貧窮。當時,她沒有祕書或公關,唯一的電器設備是電燈和電話,要見她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望早上6點的彌撒。李家同形容,她靜靜站在修女們的最後一排,毫無架子,一大堆人等著見她,她卻沒有會客室,只好赤著腳站在走廊上與人談話。
德蕾莎修女篤信,要為貧苦者服務,必須摒棄自我,所以她將貧困視為工作的必備條件。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們,放棄世間一切奢華享受,每人只有一套碗盤、兩套換洗制服、一條毯子等生活必需品,循著艱苦的清律生活:清晨4點半起床,開始祈禱、念日課、參加彌撒,然後展開一天的工作──拜訪貧民窟。
「除非你過貧苦者的生活,否則你如何能真正了解他們?」因此,德蕾莎修女從不公開募款,修女們也不接受私人款待,修士們連手錶都不准帶,以示對貧困者的尊重。「他們不只是在『服務』窮人,他們幾乎是在『侍奉』窮人,」李家同寫到。
這種作為,就是「愛,直到成傷」。
德蕾莎修女解釋到,「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你所給予的不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你也將給予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或是你不想失去的,你非常喜歡的東西。」因為,「在這世界裡,偽裝愛是如此容易,因為沒有人會真確地要求你給予,直到成傷,直到成疾!」
一般人很難理解這段話的境界,但一趟印度之旅卻讓李家同恍然大悟。他經歷了照護瀕死病人、把遺體抬去火葬等殘酷經驗。過去,李家同也常為可愛的孤兒、判刑輕微的受刑人服務,這類付出「愛」的經驗是愉快的,但他始終不敢面對人世間的至悲,比如說,安慰死刑犯。因此,面對人間最大的悲苦,而能持續付出愛心,確是一件考驗人性的心靈工程。
1997年,87歲的德蕾莎修女與世長辭。在她位於巴爾幹半島斯科埔里城裡的老家舊址,豎立著她的紀念碑,寫著她留給世界的最後訊息:「世界並不渴求麵包,但渴求愛。」或許,德蕾莎修女當年不一定要走出高牆,但她把自己也變成窮人,此舉讓她的愛不只走出了學校的高牆,也憾倒了人心的高牆。

**解讀第二型老闆
他們的領導風格:
**1.喜歡仰賴背後的權威行事。
2.會要求部屬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優先。
**他們的表達方式:
**喜歡讚美別人,語調輕柔,較少談論自己。
**什麼事會惹他們生氣:
**1.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
2.意見不受重視。

**解讀第二型同事
與他們共事時:
**1.見面三分情,當面溝通比較好。
2.大方地給予讚美和感謝,這會讓他們對你一見如故。
3.不要批評,讓他們當眾丟臉是最大的傷害。
4.有需要就說出來,他們一定會提供協助。
5.不要想用他們幫助你的方式幫助他們,你絕不會做得比他們好。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