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當安隆案成為恐怖故事…

2007-01-02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當現實人生太過戲劇化,人們竟會因為其中的荒謬性,而懷疑起它的真實性。自從安隆(Enron)醜聞案爆發後,探討安隆崩盤始末的書籍,被描述為「驚悚小說」;根據書籍內容拍成的紀錄片,則被形容為「恐怖電影」。顯然,驚世駭俗的故事,無須虛構,就在生活周遭真實上演著。

安隆案爆發於2001年,這家以16年時間創造出650億美元資產的美國能源巨擘,在短短幾個月內,就讓股價從每股90美元,暴跌到低於1美元;只消24天,就讓公司宣告破產。 眼看安隆高階主管早在危機浮現前,便大舉出脫手中持股,攫取了鉅額利益,無數投資人畢生的積蓄和退休金,卻瞬間蒸發。自此,「安隆」二字已然成為「企業貪污舞弊」的同義詞,直接或間接衍生的話題則包括「公司治理」「企業倫理」「人性的貪婪傲慢」「政商關係的糾結」等等。

明星公司一夜反轉

《安隆風暴》是依據《房間裡的聰明人:安隆的驚人崛起和醜惡殞落》(暫譯;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The Amazing Rise and Scandalous Fall of Enron;2003年Portfolio出版)一書改編成劇本所拍攝的紀錄片,該書作者麥可琳(Bethany McLean)和艾金德(Peter Elkind)是《財星》(Fortune)雜誌記者,其中麥可琳於2001年春寫了一篇〈安隆的價值是否被高估了?〉(Is Enron Overvalued?),算是美國媒體界首度對於安隆究竟如何獲利,提出了質疑。 這部紀錄片在美國已於2005年4月上映,台灣則相隔一年後上演。值此之際,安隆案的兩位要角,即前任董事長暨執行長肯尼斯‧雷(Kenneth Lay)和曾任總裁和執行長的傑佛瑞‧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被控多起詐欺、共謀等罪名的訴訟,正展開審訊。

傲慢與貪婪

如同標準的紀錄片,片中應用了國會聽證會和安隆內部會議的錄影帶;前安隆員工、財務和商業專家、甚至當地教會牧師的訪談,以及電視新聞報導的節錄等資料,拼貼出安隆公司興衰的始末,以及相關高階主管的背景和性格。

負責將這些穿插的畫面交織串連起來的,是演員彼得‧凱歐提(Peter Coyote)冷靜、帶有嘲諷意味的旁白,以及巧妙反映出現實情節的流行樂曲。就在故事線不斷鋪陳的同時,觀眾不妨也注意螢幕底部,時時出現的跑馬燈文字,顯示出安隆當時的股價:看著它一路狂飆,之後又如何迅速崩盤。

影片中,當安隆股價不斷飆漲時,無論雷或史基林,均展現出意氣風發的氣勢。及至公司隱約出現危機,他們依舊憑藉著過人的魅力及說服力,欺瞞著不知情的員工和投資人,持續支持安隆。

甚至進到國會面對議員的質疑時,依舊自稱自始至終並不知情,只能怪自己錯信了財務長安德魯‧法斯陶(Andrew Fastow)。

就是這種自以為可以愚弄大眾的傲慢,讓人在觀影時產生一種不可置信的荒謬感;而當安隆的交易員發現公司可藉由操控加州電力系統,進而哄抬股價時,那種狂喜的模樣(例如,得意地笑說又偷取了可憐老奶奶的錢),也令人驚訝於貪婪是如何能夠蒙蔽一個人的道德良知。

導演兼編劇艾利克斯‧吉伯尼(Alex Gibney)快節奏和流暢的剪接,使得一部原本或許已經約略知道劇情發展的影片,依舊帶有一定程度的懸疑和緊張。但也正是這樣的手法,可能會使得原本不是太熟悉安隆案的觀眾,對於其間所提及的商業實務和財務舞弊手法,因為步調過快而難以跟上。

所幸,主旨依舊很清楚:安隆這家位於德州的公司,如何在傲慢及貪婪的誘使之下,一步步沉淪墮落,終至犯下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金融弊案。

鐵達尼號(Titanic)多次在片中被受訪者用來隱喻安隆,包括鐵達尼號自以為不會沉沒,以及鐵達尼號和安隆的不同之處在於:鐵達尼號船長是讓乘客先逃難,但安隆高階主管卻是自己率先逃逸。

不過,這部紀錄片的格局並不僅限於安隆的金錢遊戲而已,另外也提及美國現任總統布希家族與雷之間的深厚情誼、安隆在加州能源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加州州長戴維斯(Gray Davis)政治生涯終結的原因等等。或許是紀錄片形式的關係,片中大抵以類似客觀敘述的方式,呈現諸多的政商互動,並未涉及任何價值判斷,亦未推斷其間是否存在著共謀關係。

是惡棍?還是替罪羔羊?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影評,在導演吉伯尼的觀點裡,《安隆風暴》不只是一家邪惡公司的故事而已,而是暗指了背後隱藏的更大的道德危機。除了試圖探索政商關係(片中直指安隆是2000年布希競選總統時最大的金主)之外,更意圖點出一種「集體貪腐的現象」。

究竟是什麼原因,會使得市場分析師、商業記者、法人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忽略了安隆在迅速崛起時所引發的異常現象。安隆公司的名言之一就是「問為什麼」(Ask Why),導演想探究的是,為什麼人們就是沒問!

觀看電影時,觀眾很容易心生一種輕蔑主角道德淪喪的高姿態,但其實更應該深思的是:這樣的道德瑕疵難道僅限於安隆的高階主管嗎?會不會在安隆股價狂飆之際,舉凡玩弄數字的會計人員及會計師事務所、放棄規範管制市場這項功能的政府、將騙子吹捧成明星的媒體,乃至於自以為是的虛偽文化,其實都是被允許的。

安隆及其高階主管,如今淪為眾人眼中讓成千上萬人丟了工作、血本無歸的惡棍,但會不會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不過是整個社會結構的替罪羔羊而已。誠如吉伯尼所言,「安隆案反映出美國社會更深層的病態。這個文化基本上會對人們說,在家應該是個有道德的人,但一旦進入職場,就可以忘了這件事,只要爭權奪利即可。那就是市場法則。那就是底線。」

安隆到底犯了什麼錯?

****安隆創立於1985年,本是一家能源運輸公司,之後成為能源交易商,最終則演變為一家能源「銀行」,向投資人保證將長期以固定價格,提供足夠的能源。安隆擁有電廠、水力公司、天然氣運輸公司和其他事業單位,提供服務給消費者和企業。

安隆率先了解到能源和水,也能夠像股票和債券一樣,被拿來買賣和投機。於是,安隆成為美國大規模的「造市者」(market-maker),成為能源產品的主要仲介商,在財務報表上所玩的賭博遊戲,遠超過該公司實際的核心業務。

因此,在短短15年內,安隆從沒沒無聞,躍居全美第七大公司,在超過40個國家,雇用了2萬1000名員工。《財星》(Fortune)雜誌更是從1996年~2001年,連續6年將安隆列名「全美最創新企業」。

安隆業務極其仰賴複雜的交易,其中有許多都是和未來數年才會發生的事情有關。據稱安隆的諸多投資,其實都在虧錢,於是為了掩蓋這點,一個可疑的「合夥事業」網絡就被創造出來。

安隆試圖將數百萬美元的債務,隱藏在複雜的交易網絡內,並從資產負債表上抹除。據稱這些合夥事業是以收購安隆資產的方式來膨脹獲利。有些合夥事業其實就是由安隆高階主管所成立,他們本身、家人和朋友,均從中圖利數百萬美元。此外,安隆多位高階主管在公司問題開始曝光,及股價開始崩跌之前,便大舉出售股票,以賺取驚人利益。

安隆留下了318億美元的債務,股價從最高點每股90美元,跌到不到1元,遍 及全球的2萬1000名員工丟掉工作。4位曾任職於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的高階主管和安隆一位中階財務主管為此繫獄。

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Arthur Andersen)因為未能正確稽核安隆帳冊,而且試圖掩蓋罪證,妨礙司法調查,營業執照遭吊銷,導致該公司在美國境內的7500名員工失業。

至於美林證券、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集團(Citigroup)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等金融機構,均已斥資數百萬美元,以擺脫他們協助安隆操弄財務報表的指控。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