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美國企業史上最大弊案——安隆始末

2007-01-15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安隆(Enron)幾乎已經成為企業醜聞的代名詞,而一般讀者對於安隆案的了解,多半也僅止於此。這家位於休士頓的能源公司,在2001年10月時,還是一家每年營收達千億美元、排名美國第七大的企業,而且還與美國現任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關係良好。無論從財務表現上、政商關係上,安隆都是處於巔峰狀態的公司。

然而,不到兩個月後,安隆宣告破產,堪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企業崩盤;而安隆也自此成為貪婪與貪污腐敗的同義辭,一系列企業崩盤風潮中最醜惡的濫觴。

問題出在哪裡?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資深記者艾臣瓦以電影情節般的敘事方法,厚達742頁的篇幅,來述說安隆的故事。由於安排了大量的場景和對話,使得書中的敘述栩栩如生,讓讀者彷彿看見了當初聯邦官員是如何因為同意安隆放鬆其會計法規,修飾其財務報表,形同為安隆弊案開啟了大門;我們也彷彿看見了安隆如何以揚言撤出其金額龐大的金融服務費用做為威脅,逼迫華爾街公司必須公布有利於該公司股價的報告;作者也揭露了安隆如何趁2000年加州能源危機時,操弄電力價格等等。

更重要的是,這起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宗的企業破產案,讓人們看清楚了企業為了攫取利益,可以如何地玩弄會計和財務報表,並且從事許多不可思議又猖獗的違法行為,甚至不惜以員工的退休金為代價。

在作者筆下,安隆案乃是肇因於一連串的錯誤決策,相繼引發無可收拾的內爆,令讀者產生了彷彿是在安隆內部安裝了一台隱藏式攝影機一般的臨場感。艾臣瓦不但耙梳了無數的文件,找到了無數的當事人和周邊人士,針對上百位參與者進行了上千小時的訪談,還參閱了成千上萬份企業和政府的機密文件(包括私人日記、中央情報局的訪談筆錄和在聯邦大法官的證詞、證管會和其他聯邦組織的紀錄等)。

由於案情複雜,牽扯人士眾多,作者為了方便查詢和閱讀,還做了一份人物角色清單和主要事件表,以及多達40頁的附註與資料來源。有評論者認為,雖然本書對於安隆案發生的始末敘述詳盡,但是對於如此重大的商業醜聞為何得以發生,則是較少著墨,未能將安隆所引發的這場災難,置於更寬闊的脈絡裡。至於安隆究竟只是少數幾顆爛蘋果的貪婪與缺乏商業倫理的警訊,抑或是整個市場制度的病徵,則未有定論。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