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決斷2秒間!緊急時刻該如何冷靜判斷,做出正確決策?

2015-04-20 整理‧撰文 郭子苓

面對關鍵時刻,事前準備、長期練習、目標設定、心理建設、紀律等幾乎決定了我們90%的表現:你可以決定在第幾分幾秒,說你要說的話、做你要做的表情,你甚至可以事前模擬對手的招術,選擇適當的回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不要忘記在每一個當下,都還有10%的機率會發生我們無法掌握的變化與插曲。因此,為了應付那些難以預料的意外,和必須當機立斷的每個抉擇,你還需要一項本領:臨機應變的能力。

隨機應變,讓人在準備充分之餘保有彈性,讓管理者在高壓狀態下能夠臨危不亂,讓人在重重障礙下依舊能達成目標;更重要的是,懂得應變,可以讓你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從90分變成100分。

知識廣泛,以培養直覺

談到應變,我們有兩個故事要分享:
2004年4月,派駐伊拉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途經巴格達西北部的幼發拉底河沿岸時,突然遭受埋伏敵軍的猛烈攻擊,逼使美軍必須棄車迎擊。當時,小組指揮官柯普蘭中士(Willie Copeland)判斷敵軍已經做好萬全掩護,在突襲行動裡占得上風,因此不會輕易撤退、也很難逼使他們現身;所以,如果要保全隊員性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殲滅敵人。於是,柯普蘭做了一個決定:穿越空地、靠近敵軍,以手榴彈攻擊對方,並在攻擊同時掩護受傷的同袍、即時包紮止血,直到救援抵達。最後,對方在猛烈的反擊下開始撤退,柯普蘭的團隊殲滅了30個敵軍,卻只有一名美軍犧牲。

1981年3月,美國前總統雷根因暗殺行動中槍,負責載運雷根的司機安魯(Drew Unrue)接獲指示,必須立刻將總統送回白宮。但是,在前往白宮的路途上,安魯發現雷根的傷勢需要立即接受治療,於是,他當機立斷將車開往喬治華盛頓醫院,救了雷根一命。

沒有人會否認,柯普蘭和安魯當時所面對的,都是攸關生死的極端高壓狀態,那麼,為什麼他們始終能冷靜判斷、臨機應變,不被情勢所擊倒,做出正確決策?

「因為在應變的當下,他們心裡想的是目標,而不是原來的計畫。」《為什麼練習100分,結果50分?》作者保羅.蘇利文(Paul Sullivan)指出,能夠通過高壓考驗、做出正確決策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了解最終的目標才是重點,而完成目標的手段只是其次。

這就是100分與90分的不同,也是人在壓力下能否有傑出表現的關鍵差異。那些在高壓下喪失勇氣與判斷能力的人,就等同於表現失常的選手或表演者,在一片慌亂下,他們手足無措、腦袋空白,所以只能依循原訂計畫蠻幹,彷彿那是世界上僅存的唯一解法。但是,像柯普蘭、安魯般懂得臨機應變的人不會照本宣科,而是重新調整、選擇其他方法完成他們的預定目標:安全度過埋伏攻擊、保全總統性命。

簡化選項,以加速判斷

那麼,這些人又是如何在高壓時刻做出成功決策、選擇對的方法?曾獲選為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知名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決斷2秒間》裡提出兩個關鍵要素:1.在深思熟慮和直覺間取得平衡;2.堅持精簡的原則。

無論是柯普蘭、安魯,我們都可以在他們直覺式的判斷下,看見深思熟慮的軌跡和日積月累的知識。柯普蘭大可選擇更保守的做法:尋找掩護、等待敵軍撤退,但他所受的訓練與戰場經驗告訴他,在敵人占盡優勢的情況下,唯有大膽一搏,運用主動攻擊才能尋求自我保護。而在安魯那個沒有GPS的年代裡,只有知識可以支撐著他的腦內運作:在雷根必須立刻接受醫治的狀況下,他篩選出距離最近、路途最順暢,並擁有足夠技術可診治雷根的醫療院所。

而柯普蘭、安魯只消一、兩秒的判斷速度,更涉及了精簡的原則。根據心理學家調查,當試吃攤上放了6種果醬時,約有30%的消費者會掏錢購買;但是,當攤上放滿24種果醬時,購買率便降至6%。這證明了當資訊過度繁雜、選擇太多時,會降低人的瞬間判斷速度、讓人不知所措;所以,在危機時刻,千萬要拋開瑣碎的準則、規範與程序,讓腦子裡只留下單純的一兩個選項,以直覺作答。

圖片來源/Michael J. Moeller via flickr, CC licensed

@@BOOKID:38@@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