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x人才資源發展中心

不懼缺工、離職潮 人才資源發展中心(TDC)協助勞工在職場找出自我價值!


近一年來,台灣從傳產、高科技到服務業等各個產業,普遍都面臨缺工、離職潮的問題。儘管為了留才,企業普遍有著不小幅度的加薪,但通膨的速度卻又快得讓人措手不及。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設立的人才資源發展中心(Talent Development Center,TDC),致力從「穩定在職,發揮勞動價值」理念出發,陪伴勞工與企業渡過缺工、離職潮的穩定力量。
從使人進步、創造優良環境及整合資源三大面向出發
「我們是從『人進步』、『優環境』與『整資源』三大面向出發,讓勞工穩定在職,並展現自我價值。」對於TDC的職責與落實方式,TDC主任李玫臻直指。
以「人進步」來說,李玫臻提到,TDC成立五年來,發現勞工普遍有能力不足與職涯迷惘的問題。她解釋,不論大環境如何變化,勞工在現職或晉升為主管,都會遇上能力無法達到職務要求的狀況,即便是進入職場三年、五年的勞工,仍會在不同領域間轉換工作,對自己的職涯目標與方向明顯缺乏規劃。
對此,TDC會協助勞工設定職涯目標與學習地圖,並導入人資、管理等不同訓練課程。由於TDC位於高雄,較少相關適合的課程之外,對於勞工來說北上參加也過於舟車勞頓,因此TDC會舉辦如「CEO講堂」講座、工作坊與課程,同時還會將課程與醫材、工具機、航太和5G等在地產業扣合,讓勞工在高雄便能接觸到各種新資訊與課程,並對地方產業有一定認識,民眾也不會認為想投身相關產業一定需要北漂,更方便讓企業達到尋才、留才的效果。
長期輔導下來,不少勞工都從TDC獲得職涯上的協助。令李玫臻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有名技術職勞工,先前被擢升為部門基層主管,卻因為不善管理溝通,與同事齟齬不斷,導致被降調。而這名勞工前來TDC參與課程、尋求教練協助時提到,自己的職涯規劃希望成為廠長,「他增進管理技能後,再度被升為不同部門主管。最近,他又真的成功獲取另一間公司的廠長職位,完成當初在中心設立的職涯目標,我們都很為他開心!」
在「優環境」部分,則起於TDC看到高雄在地有許多被稱為「3K產業」的傳產製造業,公司習慣先衝營收,但對於建置完善的組織制度常常是回過頭來才想到。不過根據TDC的內部調查發現,其實有六成企業都希望改善、優化內部制度與環境,加上現代年輕人選擇工作時未必以薪水為最優先考量,反而會觀察公司的發展前景與價值觀、主管領導風格。因此,在缺工、離職潮蔓延的情形下,TDC致力從選才、育才、留才等三面向出發,輔導企業建立起人事規章、請假規則,建置職等、職級及部門職能學習地圖,並協助企業將薪酬管理系統和績效考核制度互相連結。李玫臻說道:「公司建立完善的人才制度,不但能減低管理成本,更有助於整體營運,只要把基礎打好之後,做任何事都可以更順暢。」。
企業看到成功經驗 主動向TDC敲門
剛開始,企業聽到TDC是勞動部的單位,總將中心同仁拒之門外,李玫臻笑稱,TDC得藉由CEO講堂、工作坊等各種活動,想方設法讓企業主動敲門,「我們每年約有50%的企業,是因為參加了CEO講堂,聽了知名經營者,分享著自己的企業經營之道、人才布局而來,因為企業會發現成功經驗就在前方。」同時,打入各產業協會、校友聯誼會和企業上下游供應鏈等社群網絡,也是方法之一。
事實上,正是看到協會、社群網絡的力量,讓TDC開始為勞工、企業「整資源」。細看台灣官方、民間的資源,從勞動部、經濟部、科技部、地方政府,到學校或非營利組織,他們花了不少時間一一整理,並告知各產業協會與民眾。李玫臻透露,尤其疫情期間,紓困方案百百種,但在經過完善的整理後,民眾致電洽詢時,往往能快速找到所需,甚至還能獲得申請、遞送的協助。
經過五年的耕耘及努力,如今,TDC已服務近四萬名勞工、近五千家企業,中心同仁也收到許多良好的回饋。像是現在舉辦的活動,經常會看到勞工、企業主動分享自己的收穫,甚至員工在參加相關課程後,在職場上明顯有不同表現,「我們是雙向互動,力量就會像滾雪球般愈來愈大。」李玫臻指出,現今許多資源被用在協助失業勞工改善現況上,但接下來,TDC更期待能從「預防」的觀點出發,「我們要串聯社會、企業的力量,讓每一位勞工都能在職場找到成就感、完成自我實現,創造多贏的勞動市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人才資源發展中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