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成本管理的反思:各部門支出砍 5%,很有效!但可能沒有減少浪費

2023-11-17 採訪.撰文 吳美欣

「很多電子廠,每季都要被客戶要求 cost down(降價)。」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協理蔡沛成說,假設組織沒有成本管理的概念,很容易淪為齊頭式砍成本,就是「把各部門找來,請大家共體時艱、想辦法各砍 5% 成本,」方法簡單、力道強,但是「也可能傷筋動骨,砍到不該砍的。」

他們曾輔導過一間廠商,對方希望能降低後段製程的人工成本。假設產線 20 個人,比起砍人這個選項,他們深入檢視後發現,平均每人花了 20% 時間在找零件,這 20% 時間才是無效率的浪費,企業要做的就是縮短尋找的時間。可以藉由記錄 20 個人做了什麼事,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檢視誰超標、誰低標;再檢視低標者,是在哪個製程中出現浪費,以了解浪費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除它。

觀察浪費還須結合財務數字,才能衡量對成本的影響

蔡沛成說,「事實上,企業很早就在觀察浪費,但還需要與財務整合,才有辦法衡量,這個浪費對成本影響是多少?」假設 20 條產線、20% 時間在找零件,以工資換算,累計起來是 80 萬,企業就可以對照 80 萬的投資中,有沒有新技術、新流程、新設備可以用來減少找零件的時間。即便是投資金額要 80 萬,也表示使用一個月,就能打平原來的成本。

「最近 20 年,我們陸續看到企業營運的新議題,不是傳統財務會計能因應的,」像是碳排放,「管理顆粒就必須非常細緻,」得掌握每個作業活動、每個產品會消耗多少電。企業除了計算耗電量與碳排,如果能把耗電量轉換為金額,就可以知道該花多少錢在節電設備上。換句話說,成本具有輔助決策的作用。

這些經營問題,未必要一套複雜的會計系統,有時候只是需要經營者理解成本習性(cost behavior,指成本與業務量的關聯)就能解決。「前幾年因為疫情,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工廠訂單不足,是否要停工?假使要接單,多少訂單量才不會虧損?」可以藉由計算損益平衡點,得出該賣出多少個產品,企業才不會虧損。

先定義核心問題,再談「如何」控制

假如企業希望減少浪費,就可以用大數法則,觀察成本高的工作流程,「如果60%成本集中在某製程的某機台或工序,就要聚焦在這裡,進行細部分析,」又或者,企業想要在現有產能下,服務利潤最高的客戶,就需要記錄客戶的帳款、替客戶所開發的樣品成本等,找出毛利率最高的客戶。

因此,在進行成本管控時,企業首先得定義問題,再來談「如何」砍成本。實務上,企業也經常遇到費用分攤的問題,例如董事會費用,是分攤到各事業單位、部分分攤、或者全不分攤?假設分攤到各單位,該如何分攤才公平?假使不分攤,各事業單位賺的錢,能否負擔董事會的費用?不同的分攤方法,都可能造成實際成本與帳面成本的差異。

削減成本時,企業也應該留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假設你的競爭力在研發,對研發的投資就不能縮手、競爭力在通路與銷售,給業務人員的獎金就不能手軟。企業應該意識到,沒有一套方法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營運會不斷變化、不斷有新的管理需求出現,因此必須持續改善,譬如從生產的浪費、到庫存的浪費,組織才能愈來愈精實。

最後,節省成本,也可能帶來隱藏成本。舉例來說,如果為了省成本外包,可能會產生業務被他人把持,坐地喊價的風險、對人員的管控程度也比較低,如果品質不如預期、或者不配合公司策略,容易影響企業形象。因此,在管控成本時,「也要能看見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才能長遠發展。」


蔡沛成 profile

1979年生,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系,現任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協理,具備近10年的管理顧問經驗。服務客戶產業包括電子業、製造業、保險業、銀行業及證券業等。

073擰出浪費,組織、人、系統、流程缺一不可
經理人
繼續閱讀 理財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