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 天下文化

成功的相反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沒做


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在工業化的世界裡,在馬路、巷道、洗碗機、食物運送升降機的世界裡,對個人生存的恐懼甚至沒有出現在前十名。如今,野生動物不會威脅我們的生存,一個世紀以前肆虐的疾病也不復見,大城市的犯罪比以往減少許多。
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失敗。
學校、商界,我們的社會文化每天也都在增強這種畏懼。牛皮癬的難過、狐臭的尷尬,都比不過對嘗試後失敗的恐懼。
其實,失敗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糟;我們感受到的都是畏懼,而不是失敗。
最糟的是,我們把內心的憂慮擴大,不可自拔地將自由和失敗連在一起。
因此,對失敗的畏懼容易轉變為對自由的畏懼。
想想看我們總是想避掉疲累的感覺。如果你不願意感受疲累,不願意感受雙腿舉步維艱、欲振乏力,你就無法跑馬拉松。成功的馬拉松跑者並沒有找出不會累的方法,他們只知道,當疲累來襲,該怎麼處理。如果你不願意疲累,你就不能跑。
爆炸不恐怖,等待爆炸才恐怖。
─艾佛列·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如果你不願意設想失敗,你就無法自由。
才不過幾代,我們就從「唯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變成「我們感受到的恐懼是對採取行動的恐懼。」
無法發揮潛能的痛苦,被忽視的痛苦,無人聞問的痛苦。
身為一枚小齒輪、總是無法適得其所的痛苦。身處不斷要求我們要符合「標準」的世界的痛苦。
許多人活在這樣的痛苦中,因為要考慮其他選擇並不容易。
其他選擇就是去經歷自由的痛苦,說「你看,這是我做的」的痛苦。活在有機會可以與眾不同的痛苦。
擁抱恐懼,下定決心走自己的路,這些都是成年人的課題,也是歷練自己獨當一面所必須面對的。然而,一個人成熟與否與實際年齡無關。這是一種選擇,一種某些人永遠不肯做的抉擇。有作為的成年人不會等人伸出援手,而是主動貢獻。
沒有一條路走起來是無痛的,但至少你可以做一番大事!
延伸閱讀 / 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冒險
(本文獲「天下文化」網站授權,原文請點此)
圖片來源/stanley yuu via flick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