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製圖 柯秀穎

領導者該集權還授權?要依團隊「成熟」度而定!

2016-03-11 整理‧撰文 謝明彧

主管在交付團隊任務時,針對該不該授權、又該授權到哪種程度,往往處在左右為難的窘境:在給予部屬發揮空間的同時,難免又擔心團隊不慎走偏了方向;若是由自己全面主導,雖然可以確保成果與預期相符,卻也可能抑制了創意,給予團隊成員高壓管制的負面感受。

由於主管的領導風格和運用職權的程度,與部屬在做決策時所享有的自由度有關,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譚納包恩(Robert Tannenbaum)和華倫·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依照「主管對權力的開放性」,提出了「領導行為連續光譜」(continuum of leadership behavior)模型。

從高度專制(authoritarian)到高度民主(democratic)這兩個極端的領導風格之間,劃分出7種領導模式,協助人們從決策的角度來認識領導風格的意涵。

他們認為,在管理行為上,「領導者的權威」和「部屬擁有的自由度」為零合關係,一方權力的擴大,就會壓縮另一方的自由度。在光譜最左端,表示主管大權在握,以任務完成為導向(task-oriented),不進行任何授權;在光譜最右端,則是主管將決策權授予下屬的民主型領導,可見主管比較關係導向(relationships-oriented)。

此光譜模型顯示,如果團隊缺乏技術與經驗,主管的指令當然愈詳細好,必須小心監督和控管。反之,團隊若技術純熟、經驗老到,主管就可以向他們徵詢更多創意和建議,給予很大的發揮空間。 到了光譜尾端,主管根本就只需提出自己要求的成果與目標,其餘便全權授予團隊自行處理。

兩位學者也提醒,不能抽象地認定哪一種模式的好壞。成功的經理人要能考慮各種情境和因素,採取最恰當的行動,不必堅守特定一種授權或領導模式。需要果斷指揮時,經理人就該明快決策;需要募集眾人意見時,經理人也要能適時授權,如此才能讓管理更具成效。

領導行為連續光譜1.jpg
製圖 柯秀穎
領導行為連續光譜2.jpg
製圖 柯秀穎

1. 告知

經理人做出決策並公布施行。主管針對問題進行發想,並且裁決要選擇哪一種方案,再公告由部屬執行,部屬的角色是單純的命令執行者,完全不參與決策過程,發揮空間趨近於零。

2. 說服

經理人說服部屬執行決策。如同前一種模式,也是由主管單獨發想與決定策略,不過主管會考慮到部屬可能會對決策持反對意見,因而會提出理由或利益進行說明,以說服部屬接受,而不是獨斷地要求部屬聽命行事。

3. 推銷

經理人提出計畫,並徵求部屬的意見。在此模式中,主管向屬下詳細說明自己所擬定的計畫,並允許部屬提出問題,以能更清楚地理解主管的計畫和意圖,而彼此也能深入討論決策的意義和作用。

領導行為連續光譜3.jpg
製圖 柯秀穎

4.試驗

經理人提出「試驗性」方案,讓方案留有「修改空間」。主管先對問題進行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計畫,再向部屬徵求意見,據以修改到更好。在此模式中,部屬對於決策具有某些影響力,但確認和分析問題的主動權仍在經理人手中。

5. 諮詢

經理人提出問題,徵詢各方意見再做出決策。在此模式中,問題的思考和規畫,不再是由主管獨力完成,而是先與大家共同討論,彼此激盪出多個方案,再選定其中一個做為最終計畫,也就是部屬有機會在決策做出以前,就提出自己的建議。

6. 聯合

經理人界定問題範圍,由部屬集體做出決策。主管負責弄清楚問題是什麼,並提出做決策的要求和限制,至於計畫的內容,則全權交由部屬發想與決定。在此模式中,經理人幾乎已經將決策權交給了部屬。

7. 自由

經理人完全授權部屬在限定的範圍內發揮作用。這代表了極度的團體自由,主管和部屬的地位近乎平等。在這個模式中,主管要注意的是必須排除組員對其職階的敬畏感,並遵守團體所做的任何決策,以讓各種意見都能毫無保留地提出。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