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群眾集資的幕後推手,這樣做幫創業團隊募得千萬!

2015-09-09 撰文 吳硯文

你最近和同學開發出一款集印製、掃描、雷射雕刻等功能於一身的3D事務機,卻苦於沒有創業資金。於是,你決定把點子放上全球最大群眾集資平台Kickstarter,透過宣傳、展示創意作品,吸引全球有興趣的群眾「贊助」你實現夢想,並順利在39天內募得新台幣5200多萬元,成功朝創業之路邁進一大步。

這是新創團隊「FLUX」的真實故事,也是愈來愈多缺乏資金的創業者夢寐以求的成功之道。然而,這個看似能一夕圓夢的方式,背後其實不太容易。

以台灣目前16家平台平均成功率(達到集資目標金額)不到5成、平均金額25萬元的成績看來,有一半以上的提案者最終只能黯然退場。

在這樣的環境下,林大涵成立台灣第一家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提供尋求資金的提案者最佳支援,讓他們可以專注發揮其核心能力。創造出成功率近9成(輔導的19件集資案有17件達標)、平均250萬元的亮眼成績。

廣告、公關一手包,讓提案者無後顧之憂

林大涵身為台灣最早投身群眾集資產業者之一。回憶起自己輔導過的300多件專案中,有70多件以失敗告終,雖然75%的成功率已遠高於國內外平台4~5成的成績,但是林大涵更在意的卻是那失敗的25%。

「有很多案子明明素質很好,卻沒有獲得關注。」林大涵指出,許多提案團隊受限於知識、人力與時間資源不足,導致成果不如人意。

《貞觀政要》中說:「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無別。」貝殼放大的工作,就像是雕琢美玉工匠的角色,透過完整的諮詢,讓提案者的創意發光發亮。

林大涵表示,貝殼放大每一個案子都有專責的專案經理,在客戶(提案者)準備進行群眾集資前,預先蒐集資料進行市場評估與競品分析,據此與客戶溝通專案概念,協助目標訂定等;同時,也會預先為集資案件的曝光鋪路,建立媒體、名人清單,醞釀上架後的能見度及聲量。

一旦雙方達成共識簽約後,就會進入第二階段的製作期。不同於一般集資平台,貝殼放大擁有自己的製作團隊,從導演、設計師到攝影師,協助提案者撰寫專案、設計文案、拍攝影片及建立媒體關係;第三階段上線後,專案團隊會持續追蹤集資進度,動態調整廣告投放策略及維護媒體社群關係。

協助更多提案者,找到最適合的集資方式

林大涵形容,貝殼放大提供的全包式服務,就像是「結合傳統顧問,再加上廣告、公關、影片工作室」。也因此,貝殼放大的專案經理平均要花198個小時在一個提案上,最多只能同時負責4個案子,比起他過去曾一次輔導90多個提案相比,差距相當大。

而顧問除了能提供比平台更多的時間和技術資源外,更大的價值在於協助提案者找到最適合的集資方式。
以手機儲存裝置PICONIZER口袋相簿為例,提案團隊因在Kickstarter上表現不理想,而找上貝殼放大。檢討後發現,Kickstarter上的消費者科技素養較高,普遍有使用雲端服務的習慣,而沒有購買口袋相簿的需求,因此建議提案團隊鎖定台灣市場,並協助其架設獨立集資網站,成功募集到6200多萬元。

林大涵表示,貝殼放大迄今集資到的1億4500多萬中,有超過一半來自獨立集資(指不在集資平台,而選擇自行架設網站進行群眾集資),其餘7000萬元才是來自國內外平台。這股日漸興起的獨立集資風潮,對平台經營者來說,將成為市場被瓜分的警鐘;但對貝殼放大來說,卻是跳脫平台思維的另一種選擇,也證明了林大涵敏銳的創業嗅覺。

與客戶培養深厚關係,兩人三腳共存共榮

貝殼放大另一項優勢是審核機制。相較於平台採取負面表列方式,只要沒有違反提案準則就接案,貝殼放大選擇客戶的標準則採正面表列,提案者必須在特定領域具有一定意義和影響力,顧問團隊才會選擇加入。而這樣建立關係的方式,加上團隊全程參與的服務型態,都讓貝殼放大與客戶關係更加密切。

林大涵認為,貝殼放大和提案者就像兩人三腳遊戲,當自己腳步變慢時,對方總能賣力拖著向前,一同朝目標邁進,「這樣當你下一次再跟別人玩兩人三腳時,就可以換你拖著別人前進。」

圖說明

林大涵
1987年生。2012年4月共同創辦群眾集資平台FlyingV,協助超過300件專案上架,共募得1億7000萬元;2014年10月成立台灣第一家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

@@ACTIVITYID:406@@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