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大英博物館擁抱寶可夢 故宮為何要拒絕?

2016-08-14 授權轉載 聯合報Focus
  • 故宮、奇美博物館告示,禁止觀眾在展場玩寶可夢,理由是保護文物。
  • 博物館「轉型」?歐美老博物館吸引年輕人,貼文「歡迎來抓怪」。

寶可夢是天使還是魔鬼?寶可夢上周開放台灣下載後,故宮、奇美博物館周日率先貼出告示,禁止觀眾在展場玩寶可夢。和故宮同屬世界五大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卻張開雙臂擁抱這隻虛擬世界的精靈。

紐約博物館 因寶可夢提升25%人潮

寶可夢7月開放英美玩家試玩。許多博物館收藏古物或寶物、又具地標特色,吸引製作團隊將寶可夢Pokestop(補給站)設於博物館。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大門口,便是一處補給站,吸引大批過去為了交報告才上博物館的年輕人,為了「抓寶」上門。MoMA估計,寶可夢為博物館提升13%到25%的人潮。

為了吸引小鮮肉觀眾,老字號博物館熱情擁抱寶可夢。寶可夢開放第一周,大英博物館就在推特上主動表態:「請來我們這裡抓妖怪唷,歡迎所有的訓練師。」以恐龍收藏聞名的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則貼文:「想來博物館抓精靈?但千萬要注意不要破壞展品!不然恐龍們也會加入戰鬥的。」

圖說明

奇美博物館貼出告示,禁止觀眾在展場內玩寶可夢。圖/取自奇美博物館臉書

反對者:玩家像「僵屍」 影響他人觀展

身為美國現代藝術收藏龍頭的MoMA,為了皮卡丘這隻「貓咪」,也拉下老臉「賣萌」,在推特上稱自己為「喵物館」:「我們這兒有兩座寶可夢補給站,我們是不是可以改名叫喵物館啦?」費城藝術館甚至主動聯絡製作團隊,在博物館的冷門時段與展場放寶物。

支持者認為,寶可夢可為博物館帶來人潮、鼓勵年輕人進博物館。反對者認為,這些玩家就像「僵屍」,只會按照固定路線移動,根本不會注意身邊館藏,還會破壞安寧、影響他人的觀展權益。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便要求寶可夢製作團隊移除館內的遊戲點和精靈,因為寶可夢會破壞館內需要觀眾沉思的氛圍。

目前國內明令禁止寶可夢入場的博物館不多,包括故宮、台南奇美、台中科博館、屏東海生館部分展區、新北博物館等,理由不外乎保護文物、怕影響觀眾觀展安全與權益。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副司長李毓娟指出,教育部部分館所因為有珍貴標本或古籍,禁止民眾玩寶可夢。如台中科博館室內有很多珍貴標本,全面禁止玩寶可夢,室外則不限。國圖則只有古籍善本區全面禁止。她表示,館所即使禁止使用,也沒有罰則,會加強宣導。

圖說明

故宮貼出告示,禁止觀眾在展場內玩寶可夢手遊。圖/故宮提供

寶可夢是危機或轉機 史博館本周座談

多數博物館按兵不動,除了「觀望」、更想進一步研究寶可夢為博物館帶來的商機。如史博館、國美館,這兩天陸續針對寶可夢召開館務會議。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表示,預計在本周召開座談會,邀電玩玩家、業者、博物館工作人員等,討論透過寶可夢召喚而來的虛擬世界,「對博物館是危機還是轉機?」

來博物館 你要看虛擬寶物或實體寶物?

為了「抓虛擬寶物」而來的觀眾,會關心博物館的「實體寶物」嗎?這恐怕是博物館經營者心中最大的疑問。台博館館長陳濟民表示,博物館的本質是教育,他希望觀眾目的是「關心展覽內涵」。目前台博館的寶可夢政策是「不鼓勵也不禁止」,陳濟民認為,寶可夢是「一時的風潮」,不會對博物館的長遠經營產生影響。

「博物館若不進步,就該進博物館了。」史博館館長張譽騰則有不同看法。他指出:

寶可夢代表的不只是電玩,更是AR擴增實境科技領軍的「虛擬世界」,對實體世界的步步逼近。博物館若不學習擁抱科技,便會被捨棄。

此次寶可夢揮軍出擊,歐美許多博物館、古蹟的經營者,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擁有的實體建築,在虛擬世界裡已被寶可夢佔領,還得貼告示禁止。

讓寶可夢從「怪獸」變「博物館大使」

台中國美館館長蕭宗煌指出,貼告示很簡單,但效果有限,「你能限制觀眾帶手機進展場嗎?」博物館應反過來思考,如何好好運用寶可夢的魅力。他指出,寶可夢是一種「自導機制」,鼓勵玩家自己發掘周邊景物。博物館若能妥善運用,協助手遊業者作更精確專業的介紹,對博物館是加分。

張譽騰也認為,寶可夢的「尋寶遊戲」模式,許多博物館也有類似玩法,若能讓虛擬、實體世界合體,效益驚人。他指出,博物館可以跟寶可夢業者合作,針對博物館的冷門時段或文物作特別設計或介紹,博物館甚至可以設計「寶可夢日」,限時限地對玩家開放,讓寶可夢從「怪獸」成為「博物館大使」。

衛福部:不准在醫院設角色和補給站

繼雙鐵、公路和博物館等機構單位祭出抓寶禁令後,衛福部表示,將聯繫遊戲公司,不要在醫院內設置角色和補給站,也呼籲民眾勿在醫院內抓寶,以免影響病人。

台大醫院表示,雖然院內有民眾在玩寶可夢,但第一時間難區分是患者或民眾特地進醫院,也尚未發現群聚抓寶現象;遊戲甫上市,效應還須觀察。

延伸閱讀/

給餐廳老闆的 Pokémon Go 獲利指南!

聯合報/陳宛茜、陳智華、黃安琪、鄧桂芬 報導
聯合報/林秀姿、柯永輝、吳姿賢、吳懿雯 製作
主圖/王騰毅 攝影

(本文出自「聯合報Focus」,一手掌握觀點新聞,立即下載APP→http://hyperurl.co/focus4mt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