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從「米蟲」到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憤怒,是我突破萬難的動能

2015-10-16 整理撰文 張玉琦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成功研發出被喻為「20世紀不可能之任務」的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得「藍光教父」的稱號。

在獲得諾貝爾獎前,他不過是日本一家小公司的職員。
當研究看不到成果的時候,同事叫他只會花錢的米蟲,問他怎麼還沒辭職。
在美國留學時期,因為沒有博士學位也沒發表過論文,被當成組裝設備的人手。
即便已經成功發明藍光二極體,他拿不到應有的報酬,仍然過著小職員的生活,被其他人冠上「奴隸中村」的稱號。他憤而辭職,向前公司提告,最後舉家遷往美國,以美國教授的身分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村在《我的思考,我的光》中說,這些人生的打擊,成為他突破萬難的動能

不要害怕跳脫常識,要為自己的獨特自豪

最初,中村花了10年得出3項研究成果,但因為商品不賣,所以公司的人都不看好他,甚至直接要他放棄手邊研究。

但他堅持下去,他認為要發明具有獨創性的神奇產品,就是從有了其他人會說是「傻子」的構想開始。

甚至在實驗沒有進展的時候,有人會看似關心但不負責任地要你乾脆放棄。聽到這些雜音,就愈無法專心研究。後來中村乾脆不接電話也不開會不回email,專心在自己的研究上。回過頭來想,他認為那些要他放棄的人,都是因為自己無法堅持到最後,才希望別人像他一樣放棄。

沒有預算,連實驗設備都自己動手做

最初展開研究時,預算幾乎等於零。中村所在的企業連買一枝鉛筆、一本筆記本都要課長簽名。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多數人不是失去工作動力,就是直接放棄。

不過中村乾脆連實驗設備都自己做,他收集工廠的廢棄零件焊接成實驗設備,甚至有點樂在其中。他認為在親自動手製作之中,才能激發出新的創意,建立起自己的思考路徑和做事方法。

被輕視,化打擊為動能

當他想要研發藍色發光二極體時,親自去找當時日亞化學的社長小川信雄(現為會長),得到小川的全力支持並撥下3億日圓的預算,相當於當時公司營業額的1.5%後持續研究,還獲准前往美國留學一年。

但到了美國,老師同事知道他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寫過論文時,只把它當作組裝設備的人手,研討會也不叫他參加。

就這樣,他帶著強烈的不甘心與悔恨回到日本,下定決心要做出藍色發光二極體,寫出令世人讚嘆的論文,他自承「這股誓不罷休的憤怒,是我突破萬難的動能。」

避開「看起來穩贏的方法」,走一條無人之路

中村選了當時多數企業和研究人員不用的材料投入藍光二極體的研究。他說一開始確實有點賭氣,故意選大家不用的材料。但他背後的盤算是,如果用大家看中的材料研發成功,其他人還是只會採用大企業的成果,不會注意到默默無名的他,就算寫成論文也不會大放異彩。

再說,說是眾望所歸的材料,實際上也沒有人研發成功,認為遲早會成功也不過是大家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等到他成功商品化藍光二極體,成為世界知名的人物,也結交了不少朋友。有天一位美國學者問他,你成功做出這麼重大的發明,應該變成億萬富翁了吧?中村說,日本企業的研究員,無論做出什麼成果都歸於公司,自己的生活跟以前沒什麼不同。

從此,中村多了一個稱號「奴隸中村。」這件事讓中村倍感屈辱,

他辭掉工作,向老東家提告,最後舉家前往美國,成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工學院教授,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不遠千里希望加入他的實驗室。2014年,中村修二以美國教授的身分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持續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但他說,他想從頭開始從事新的研發工作,從零開始發揮自己的奮戰精神與強烈意志。

圖片來源:Wiki

我的思考,我的光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