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2012-07-13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編輯台時間】好演說 = 一再練習+不斷準備
2012-07-13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兩個月前,我參加了卡內基訓練(Dale Carnegie Training)。許多人以為,課程目標僅是「改善人際關係」,但訓練內容遠多於此。
以上課形式來說,每一次上課、每一位學員,都要依指定主題,向台下近40位同學發表一段90秒的簡短演說,再投票選出當天的「最佳表現獎」。
由於每個人原本的公開講演能力不同,在訓練過程中也面臨不同的挑戰。有人要克服「上台就結巴」的恐懼,有些人要提升「長話短說」的技巧,有些人則要練習透過道具與肢體語言,加入戲劇化元素強化說服力。
幾周練習、觀摩下來,不難發現,最受歡迎的講演一定有三個元素:熱情大方的態度、精簡扼要的表達、還有一個能引發共鳴的故事。
股神巴菲特也是這個訓練的受益者。二十多歲時,他認為自己將來一定會需要公開發表言論,而報名卡內基訓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斷重複練習。我們幫助彼此練習,這個方法真的有效,那是我學過最重要的一門課。」
看到魅力型演說者在台上的表現,我們往往氣餒地認為,「精彩演說=很多天分+臨場發揮」。但我們每一個採訪、研究案例都證明,即使經常上台演說的高階主管、超級業務員,都要經過數十小時準備,才能成就出一次精彩的演出;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更要率領團隊經過上百小時演練,才能淬煉一場全球觀眾熬夜收看的產品發表會。
所以,將公式改成「好演說=一再練習+不斷準備」,不只適用於巴菲特與賈伯斯,也更適合沒有驚人天賦的我們。
繼續閱讀
簡報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