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坦然面對自己和別人一切優、缺點的領導人,是不可能做出適當決策的。」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孔安(Nancy F. Koehn)《記得你是誰》(Remember Who You Are)
「成為一個領袖並不容易。但學習如何領導,遠比想像中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有領導的潛力!」領導大師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在他的扛鼎之作《領導者該做什麼》(On Becoming A Leader)開門見山說到,領導者並非天生,而是靠自己努力而成功。所以,他們總能全然自在地做自己,沒有一個固定的形象。
很清楚地,領導,不只有一種典型。沒有任何兩位領導者是一模一樣的,也沒有某種領導方式優於其他,傑出的領導者都有大批追隨者,只是被擁護的原因不盡相同。然而,性格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領導者的個性,決定了組織的價值觀與方向,也奠定組織文化的基調。
不論哪種個性特質,都可能引你走向成功或步入失敗,所以,培養領導基因的首要工作,就是了解並接受自己的個性,才能善用優點、彌補缺點。
英雄明星不是唯一
媒體需要英雄與明星,社會就難免被誤導,以為只有具有巨星風采的領袖,才值得效法,而沉默寡言、個性內向者,就當不了好領導者。
但是,近年來許多具影響力的著作,卻對領導者的個性,有了不同的見解。不論是彼得•聖吉(Peter Senge)書中描述的第五級領導者,或是《從A到A+》一書中提到的高績效領導人,他們都有著各具個性的領導風格,這說明了領導不只有一種典型,而且,領導風格差異的根源在於領導者的個性。
而究竟誰才能當領導者?《領導巨擘》(Lasting Leadership)歸納出8項條件,班尼斯則列出了12種特質。每位作者對領導都有自己的觀點,然而,但沒有一位領導者能具備所有條件。每個人的成功之道不同,但共通點在於,成功的領導人,都對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內省及理解,是對外在世界發揮影響力的根源,也是領導基因成形的關鍵。
你也能成為意見領袖
近年風行的「人格九型」理論,主張人的性格可以區分為3大類9種形貌,不同類型影響人對外界訊息的解讀及回應。九型理論以一種更深刻、更覺察的角度,提醒我們以理性和感性重新認識自己以及他人,提高人際溝通的品質,這樣準確的溝通能力,如果能夠妥善地應用在職場中,將能提升每個人的個性魅力與影響力。
「分析企業領袖的目的不是要模仿他,而是要找出跟本身理念相契合的特質,進而加強自己的領導技巧及能力。」《領導巨擘》點出了學習領導的方法。這是一個認識自我的旅程。先認識自己,然後透過不同性格的領導者故事,將更洞悉領導與被領導的態度及技巧。
人格九型,幫忙找出你是誰
近年西方心理學風行一種性格分析方法──人格九型(Enneagram)。它是一門十分古老的學問,原被宗教團體用來輔導會眾之用,現在美國已成為普遍心理分析方式。用「Enneagram」做關鍵字搜尋,可以在亞馬遜網站(Amazon.com)上找到800多本相關書籍。近年來,相關理論更應用到心理、兩性及職場關係諮商領域。
人格九型把人的個性粗分為3大類、細分為9型:情感導向(第二、三、四型)、思考導向(第五、六、七型)與行動導向(第八、九、一型)。這9種人格類型各有各的優缺點,並沒有高下之分。
一般認為,代表人格九型的九角星符號,起源於古老的數學(如「0」「循環小數」等具有「永生」意涵的觀念),後來在14、15世紀時,被穆斯林傳到西方。伊斯蘭教的神祕教派蘇菲派,把單純的數學觀念,轉變為提升自我了解的知識,用於促進團體和諧。
西方社會接觸到人格九型的時間其實相當晚。直到1910、20年代,一位備受爭議的靈修導師葛第夫(George Ivanovich Gurdjieff)把它傳到歐洲,開始在莫斯科講道,之後再經由一些小團體的宣導,傳到美國。
真正把人格九型發揚光大的,是玻利維亞籍的傳教士伊查修(Oscar Ichazo)。他在1950年代在阿富汗從蘇非教派中學到這項智慧,而後在智利開辦了艾瑞卡學院(Arica Institute),到了1970年美國艾瑞卡學院成立,許多知名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專家都成為他的學生,包括帕瑪(Helen Palmer)、瑞修(Don Riso)、哈德森(Russ Hudson).等人也陸續加入了一些現代心理學的元素,讓人格九型更為豐富與完整。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醫學系客座教授丹尼爾斯(David Daniels)更建立了「九型世界」(Enneagram World),開設人格九型的心理諮商的課程。
你是領導者還是管理者?
- 管理者是執行者,領導者是改革者。
- 管理者人云亦云,領導者獨樹一格。
- 管理者守成,領導者開創。
- 管理者關注系統和結構,領導者關注群眾。
- 管理者靠控制,領導者喚起信任。
- 管理者視野狹窄,領導者視野寬廣。
- 管理者問怎麼做和何時做,領導者問是什麼和為什麼。
- 管理者眼光總是在眼前,領導者的眼光在遠方。
- 管理者模仿,領導者創造。
- 管理者接受現實,領導者挑戰現實。
- 管理者是典型的好士兵,領導者是他自己的主人。
- 管理者把事做對,領導者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