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在新的一年活得比過去更接近理想,但要能落實,靠的不是決心,而是一套能讓行為「自然發生」的機制。只要方法對了,習慣就會持續下去的動力。
《經理人》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借助「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讓大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落實標管理。
一年接近尾聲時,你會不會突然意識到:年初立下的一大串夢想清單,竟然都被擱置了!與其責怪自己,不如換一套輕鬆又做得到的方法,讓改變在不知不覺中開始。
大部分的好習慣,聽起來、做起來都不怎麼誘人,甚至很辛苦。運動、減肥、讀書……。要如何讓新習慣、新行為有吸引力?
真正能改變人生的,不是暴漲的機會,而是長期主義所帶來的時間複利。而我也透過在投資中實踐長期主義,悟出了3個人生哲理:
期許2026年成為更好的自己?《經理人》推出「理想生活實踐模版」,幫你將夢想從抽象變具體,還有「AI 規劃管理」GPTs,輕鬆拆解目標、制定行動計畫!
道奇隊擊敗藍鳥隊、成為大聯盟近 25 年來首支二連霸的球隊,日本球星大谷翔平發揮關鍵作用,他如何調適壓力、面對自我,進而達到看似不可能的成就?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於 2025 年 10 月 21 日辭世,享壽 60 歲。《經理人》曾於 2018 年專訪蔡璧名,解析老莊思想帶給我們的人生哲學
很多人到了中年開始迷惘。明明擁有一切,為什麼還是不快樂?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好好去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過什麼日子?
角度換框,就像換一扇窗看風景,當你從不同的立場、功能、定義、方向來看待同一件事,就可能引發不同的詮釋與行動選擇。
人生下半場,卻在工作職涯遇到瓶頸?該離職嗎?還是要轉換跑道?知名 Podcast 節目大人學:這 5 個真相才是導致你職涯卡關的主因!
希臘哲學家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曾被問到,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他回答,「認識自己。」這個早在西元 600 年前就得出的發現,至今一樣真確。為了更深入了解你的領導強項、弱項,蛻變為高成效領導人,透過其他人的眼睛來看自己,是避開盲點、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
一位水電師傅來家裡維修水電,回顧這次的體驗,我發現自己收獲的不只是修好的水電,更是一堂活生生的職場課:
世界網球傳奇大威廉絲,在職涯高峰被診斷出乾燥症,人生節奏徹底被打亂。她體悟,自律不是要你改變自己,而是允許你重新認識自己,因而提煉出「出擊」智慧。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城篇》涵蓋蟲柱胡蝶忍對上弦之貳、我妻善逸對上弦之陸、以及水柱富岡義勇、炭治郎對上弦之三猗窩座,都傳達了一個訊息:正視自己的弱小。
泰勒絲日前首度登上Podcast節目《New Heights》,分享她的人生哲學。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一個已經站在世界之巔的人,仍然如此努力?
在行銷傳播業多年,電通行銷傳播集團全球專業服務總裁林友琴一路晉升至管理全球7萬多名員工的高階職位,視野不斷擴展,從單一品牌到全球業務線,再到整合日本電通與海外市場的宏觀課題。
從進入職場,到升遷、調職,換工作,每個人面對職涯的下一步時,難免緊張、徬徨,但未知也會帶來興奮和期待,對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營運長暨台北晶華酒店董事總經理吳偉正來說,這些職涯轉換的時機,都是寶貴的關鍵學習時刻。
當逾20年的零售經驗變成包袱時,該如何重新開始?在實體零售業累積多年經驗後並轉戰電商時,台灣樂天市場執行長羅雅薰分享她最初的衝擊:「實體通路可以看到人潮在貨架前面怎麼停留討論,可是在電商,那些表情是抓不到的。」
主持大型活動前、進行專案報告時就會「過度緊張」?韓國頂尖人際溝通專家吳秀香,連比爾.蓋茲、賈伯斯都在用的「鏡中對話法」喚醒你沉睡中的潛在能力!
自蘋果(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2011年接掌這家影響全球深遠的公司以來,他不斷突破蘋果的營運成績,不僅主導推出Apple Watch、AirPods等新產品線,還將蘋果帶上市值約3兆美元(約新台幣89兆元)的里程碑,14年來,股價成長超過100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藉由學習,以及與人交流、付出耐心深耕知識,讓張忠謀從機械專長,成為半導體界的大佬,也從一開始的工程師,成為傳奇企業的創辦人。
失敗後,從中學習並得到重要見解,接著展開有目標的迭代過程。正如麥可.喬丹曾說過:「要學會成功,得先學會失敗。」
疲憊感揮之不去,處在高壓環境的你,還撐得住嗎?如果你出現這 4 種症狀,小心,慈悲枯竭已經悄悄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