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並用4種交談法,不再「難溝通」

2010-10-08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取材自《公司裡最難說的4種話》,大寫出版。整理:蔡芳紜

無論身為主管或部屬,不免都會遇到「難溝通」的人,甚至自己不知不覺中便成為別人眼中「難溝通」的人。你或許以為,「難溝通」是工作者的個性使然,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 「沒有使用正確的交談模式」。

《公司裡最難說的4種話》的作者傑佛瑞‧福特(Jef frey Ford)和蘿莉‧福特(Laurie Ford)認為, 職場的談話類型都是由「5W1H」的素材所構成,透過「什麼─ 何時─為什麼」(what-when-why)和「誰─ 何處─如何」(who-where-how)兩種形式,簡單陳述出6個要點:「1.基於特定原因(why)─2.在某段時間(when)─3.必須完成某件事(what)」,並且確定「4.誰(who)─5.能夠透過某處資源(where)─6.運用某種方法(how)完成這件事」。

兩位作者還將人類在工作場合所進行的談話,歸納為4種交談類型,只要在適當時機、運用正確的方式開口,就能得到想要的、避開不要的。兩人還提醒,大多數人往往傾向於只使用特定的說話方式,但唯有4種類型都使用,才能徹底完成一件事。

無論是想要提出新方案、傳達重點、跨部門合作或檢討業績,不妨採取以下4種方式開口,讓每個人都能明白你真正的意思。

1.倡議性交談:在現有環境下,對他人勾勒出一個比現在所預期的更美好的未來,並提出改變、創新的建議。使用倡議性交談,重點是必須讓目標(what)簡短並具說服力,以便引導聽眾參與後續發想。

 

2.理解性交談:這是為了使對方考慮參與合作的輔助性質的交談,最重要的是說清楚合作的價值(why),讓對方知道自己能在專案中做出什麼貢獻。

 

3 . 執行性交談:這類交談除了促使別人配合、採取特定行動之外,還必須放入「承諾」,使對方知道執行內容(what)與期限(when),藉由行動達成最後結果。

 

4.總結性交談:用於工作結束後、展開新任務或發起另一次倡議性交談之前。必須感謝別人的付出、告訴大家工作已經完成。注重交談品質,不僅是對職場人際關係的尊重,也能提升工作表現。(本文取材自《公司裡最難說的4種話》,大寫出版。整理 / 蔡芳紜)

>>更多文章請詳見經理人9月號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