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大前研一觀點】檢討日本國家成長戰略與 PFI 事業
分享
日本政府 5 月 28 日公布未來 5 年成長戰略時程總表 (2013-2017) 。重要內容包括,從 2014 年開始,將開放民間企業線上查詢求才資訊、擁有高度技術才能的外國人 3 年即可取得永久居留權等。此為開放金融和擴張財政之外,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藉由結構性改革方案,希望促使日本經濟重回長期發展的軌道。然而,第三支箭的政策內容令人大失所望,計畫中關西國際機場經營權得轉讓更體現日本政府眼光的侷限性。
關西機場應打銷 2 兆日圓赤字,從零開始
由日本政府 100% 出資的新關西國際空港會社於 5 月 28 日發布經營權轉讓概要,將以海內外私人企業及投資基金為募集對象,年底前開始招標,明年初實施第一次投標,而營運期間預定為 40 至 45 年左右。預估調度的資金為 6000 至 8000 億日圓左右,並在未來 10 年裡運用民間資金進行基礎建設(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簡稱 PFI),其規模擴大到現今的 2.5 倍,達到 12 兆日圓。
大前研一對政府的規劃提出嚴正直疑:日本政府真的了解 PFI 的真義嗎?相對於澳洲的(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 PPP)完全委託民間,日本的 PFI 則是政府為了預算而調度資金,卻不願放棄控制權而使用的一種手段,導致企業只能在政府控制的情況下才能有所動作,無法達到真正民營的效果。
根據傳聞,澳洲的投資銀行麥格里銀行(MACQUARIE BANK)可能為經營權轉讓的對象,但大前研一認為,麥格里銀行是否會接受仍要打一個大問號。過去麥格里銀行曾表達意願投資經營羽田機場航廈的日本空港建設公司,卻遭到日本的國土交通省(相當於交通部)以機場的經營權關乎日本國家機密,不應該由外國企業經營為由,駁回麥格里銀行的申請,而現在卻又反過來考慮准許其經營關西機場。對麥格里銀行此種投資實績豐富的企業政府的態度卻反反覆覆,足見制定政策的人對世界的認知太過貧乏!
大前研一指出,若日本政府能先行打消關西機場 2 兆日圓的赤字,讓機場的營運重新歸零,或許會有更多的企業願意考慮承攬。
政策與成長戰略的關聯性?
此外,大前研一也對日本政府提出的成長戰略感到疑慮,認為這完全是不了解何謂「國家成長」的人所制定出來的政策,只是挖東牆補西牆,名不符實。以開放民間查詢職業介紹所的求才情報是無助於經濟成長。如同准許女性育嬰產假一樣,這或許是個好的社會政策,但與成長戰略毫無關係。
另外,針對「選定國家戰略特區」,大前研一認為,與其選定特區,為何不直接推行全國?他指出,沒有一個政策能從「特區」能成功推行到全國,如小泉擔任首相期間設立的「株式會社立大學」、大前研一自己創辦的 BBT 大學等,成功案例少之又少。
(以上文章由大前研一博士撰寫並授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人財育成中心翻譯,本中心對以上文章負完全之責任,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