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編譯‧整理 韋惟珊
編譯‧整理 韋惟珊
全明星隊未必最好、最強!依組織屬性調整才適配
2014-09-10
編譯‧整理
韋惟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還記得7月落幕的世界盃足球賽嗎?那時候每個人都在討論各個明星球員的表現,藉此來推測隊伍奪冠的機率。然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教授羅德里克‧斯瓦伯(Roderick Swaab)的研究結果卻推翻了這個直覺:有時候團隊中囊括太多的人才,可能就是績效不彰的原因。也就是說,太多的明星球員組成一隊,反而比較不容易贏。
研究中分析了世界盃足球賽、美國職棒大聯盟和NBA籃球賽的成績,以釐清明星球員數量和團隊表現的關係。斯瓦伯指出,在足球和籃球這種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的運動,網羅人才的確能提升團隊實力,但如果優秀隊員過量,反而會讓成員忙於協調和磨合,最終影響表現。而在比較個人化的運動,如棒球,人才的多寡卻不會影響成績。
這個結果也可以運用在商業世界。斯瓦伯表示,假如你的團隊是銷售業務,傾向以個人績效的總合來評斷團隊表現,優秀人員當然是多多益善;但如果團隊的工作項目會彼此重疊,需要互相支援才可以達成任務,就該聘用頂尖人才和非頂尖人才的組合,以免厲害的員工各據山頭,拒絕協調互惠而損傷績效。
原文出處 / 2014.08 《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圖片來源 / Gavin Llewellyn via Flick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