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想做品牌,就別只顧著強調C/P值!

2014-12-05 整理‧撰文 韋惟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的產品品質較好,價格又比競品便宜,消費者就會買單嗎?如果今天你是生產者,肯定大聲的說「會!」,但換上消費者的身分,你真的都是買那些品質好、價格又便宜的東西嗎?答案其實不然,因為有時候,你就是看不出哪些東西的品質較佳,只是憑印象、依照感覺購物。

消費者根本不是完全理性的!

已經拿下全球釣具品牌前三大的寶熊漁具董事長張良任回憶,自1987年創立自有品牌Okuma時,是以提供顧客高C/P值(品質較高、價格較低)的產品為信念。但就在某一次出差、巡視貨架時,他卻發現另外兩大日本品牌的價格已經和Okuma相去不遠,品質甚至更高一籌,「那時候只想說,這下還怎麼玩啊?」

直到當時的台灣精品品牌協會理事長王文燦點醒:產品好只是必要條件,品牌還必須有個性,才能被消費者記得、喜愛。於是,張良任召集公司同仁,一起討論產品的特性,最終定調Okuma是個「動態、活力」的釣具品牌。

每個品牌都要想,你的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

11月底,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洪順慶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海外拓展聯盟共同參訪寶熊漁具,提出了中小企業發展品牌可以思考的方向。

他引用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言「What's your business?」反問與會的企業經營者,請大家共同思考自家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

成功打造出國際品牌的捷安特,就是很好的參考案例。2007年,捷安特將品牌精神定義為「啟動探索的熱情」(Inspiring Adventure),簡單的一句話、兩個英文單字,就說出了整家公司的事業和承諾。捷安特不是一家「賣自行車」的公司,而是要透過自行車來擔任使用者的嚮導,探索世界、體驗生活。

就拿寶熊漁具來說,如果定義公司是一家賣釣魚捲線器的廠商,那就只能在C/P值中打轉,但假如提高層次思考,公司究竟是做「釣具娛樂」還是做「釣魚競技」?或是有其他的方向?都可以讓品牌更加深化,走得更長遠。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繼續閱讀 品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