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顧問山姆.迪普(Sam Deep)與利爾.蘇斯曼(Lyle Sussman)在《管理問題基本教練》(Act on It)一書中提到管理的共同特質就是解決問題,他們建議以「ACT原則」做為解決問題的三大步驟,以免面臨問題時不知所措,包括:
【步驟1】A:分析現況(analyze your situation)
有助於釐清脈絡、因果與結構。
【步驟2】C:選擇最佳策略(choose the best strategy)
由於每個人的處境不同,多個選項中對你最有用的解方其實只有少數幾個,因此不妨自行評估,以評分的方式選出最佳策略。如果這個選擇對於他人影響重大,請你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思考以下問題以找出最佳選項:
- 我的部屬如何看待這種狀況?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感受?
- 如果換成是我,必須遵照這些指令行事,我的感受如何?
- 我的部屬能否正確解讀我所說的話?
- 老闆或直屬主管對我有何期待?為什麼?
【步驟3】T:追蹤你的選擇(track your choice)
已故的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Merton)曾提出「始料未及定律」(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意指某個方案看似可以解決眼前問題,卻可能引發意料之外的惡果。就像是政府為了保護少數弱勢族群推出新政,結果適得其反。或是高階主管基於培養接班人的考量,破格提攜後進,卻引發偏私的爭議。
因此,即使步驟2的C(選擇最佳策略)採取可能的解方,但仍需步驟3以監控先前選擇的執行進度,並且掌握選擇可能引發的潛在危險,必要時調整策略以隨機應變。
【狀況】辦公室裡有人以言語攻擊我,我好生氣,該怎麼辦?
應用「ACT原則」解決快要發飆的問題,步驟如下:
A:分析現況
1.當我自覺快要生氣時,我仍能保持冷靜。
2.我不會因為心煩而暴飲暴食。
3~5當有人以言語攻擊我時:
3.我會提醒自己,對方可能不知道當他的訴求沒有獲得滿足時,應該如何適度表達才能讓人了解他。
4.我能善解對方是因為害怕和痛苦,才會選擇以言語攻擊我。
5.我會就事論事、公私分明,不會當成人身攻擊。
6.我盡量不會讓自己覺得受委屈,也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7.我會自我提醒,一旦我因此而失控發飆,就算事過境遷,大家依然會記得我情緒失控時罵了誰、說了什麼話。
8.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怒氣,我如果我不想發怒,就沒有人能夠惹我生氣。
9.我生氣時,會說出「我的感受」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聚焦在「別人做了什麼」。
C:選擇最佳策略
上述的第1與2項是情緒智商(EQ)的基礎,第3至5項可以讓你遭到言語攻擊時不至於失控;第6至9項有助於處理憤怒的情緒。
T:追蹤你的選擇
如果你覺得上述方法很難,不妨看看辦公室裡有哪位同事一向以冷靜著稱,不妨以他為典範。
(資料來源:《管理問題基本教練》,臉譜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