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4個無壓力提問法,閒聊中讓對方主動提供更多資訊

2015-10-05 整理 張良姿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這份結案報告由你來做,可以嗎?」「這個簡報你真的有好好做嗎?」會議中聽到這些問題,假如拋出問題的人又剛好是主管,可想而知,被詢問的部屬心理上肯定備感壓力。

美國情報訓練講師詹姆斯‧派勒(James O. Pyle)和美國科羅拉多州艾斯特斯公園文學經紀公司Rudy Agency創辦人瑪莉安‧卡琳琪(Maryann Karinch)指出,問題分成兩種:一是「探索型問題」,像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銷售比賽?」透過詢問「為什麼」來解開心中的疑問。另一種是「非探索型問題」,像是「今天一切都好嗎?」這類問題,通常只要求對方回答是或不是,有時候甚至根本不要求答案,但這類問題往往會讓人感覺親近,較容易得到意想不到的資訊。

因此,與其連珠砲般丟出「為什麼」的探索型問題來追根究柢,不如學習運用非探索型問題來溝通、探討問題,避免雙方在一問一答間造成壓力或不悅,導致問題得不到好的解答。

常見的非探索型問題,包括以下4個類型:

1.請求型問題(requestion)

目的是提出請求,提問的人想要讓對方回答「好」,像是「你願意幫我忙嗎?」

2.暖場型問題(pre-question)

為了建立和諧關係,順利導入後續的問題,促使對方作答時多說一些時,便會用到此種問題。「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先說說看對不對──你想要辭去會計師的工作,進藝術學校攻讀圖像學?」

後續問題也許是:「圖像學是什麼?」「你怎麼會對圖像學產生興趣?」「你要去哪裡修課?」「你希望什麼時候畢業?」「之後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3.禮儀型問題(polite question)

主要用來問候對方或打破冷場。像是「我能為您效勞嗎?」

4.修辭型問題(rhetorical question)

無意促使對方回答,而是希望對方能專心思考某個重點。比方說,「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嗎?」你也可以用這類問題向自己發問,好比「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本文取材自《閒聊中的套話技術》,大是文化出版。整理 / 張良姿)

重點提示

1.請求型問題

目的是提出請求,提問的人想要讓對方回答「好」,像是「你願意幫我整理問卷嗎?」

2.暖場型問題

為了建立和諧關係,順利導入後續的問題,促使對方作答時多說一些。像是「聽說你想辭去會計師的工作,回學校攻讀圖像學,是真的嗎?」

3.禮儀型問題

主要用來問候對方或打破冷場。像是「一切都好嗎?」

4.修辭型問題

希望對方能專心思考某個重點。比方說「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圖片來源/PROSebastiaan ter Burg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