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Suansiang@IG

肚子餓就是要吃啊!想有效減重,這 4 種食物勇敢吃也能瘦

2017-05-07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 黃致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很多人提到減肥,基本不脫「少吃」、「多動」兩種方法。運動的確能鍛練肌肉、加強代謝,讓我們變得更健康;但是,就「消耗熱量」這一點來說,運動的減肥效果可能不如我們預期的那麼好。

比方說,慢跑 30 分鐘,大概消耗 306 卡路里;在健身房騎飛輪 30 分鐘,則消耗約 398 卡路里,而一杯 700C.C. 的珍珠奶茶,熱量就高達 653 卡,如果是慢跑,大概得跑上 80 分鐘,才能消耗掉。

運動效果慢,控制飲食如何?

既然運動所消耗的熱量有限,從飲食上來控制我們吃進去的熱量,應該就能達到減重的目的吧?於是就有人採取「卡路里瘦身法」,每天斤斤計較自己吃進了多少熱量,以為攝取的熱量愈少,體重就會掉得愈快,結果卻發現,體重計上的數字,並沒有發生預期的結果。

那是因為,在卡路里之外,「吃什麼」和「怎麼吃」,一樣也很重要。

選擇低 GI 食物

在熱量相同的前提下,吃進一碗白米粥,跟吃進一碗糙米飯,對身體的影響並不相同,差別在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

GI 代表食物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後,使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GI 值愈高,血糖上升速度愈快,愈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讓人更容易飢餓,而且攝入的食物熱量更容易形成脂肪,當然就更不利於減重。

如何判斷自己吃的是高 GI 還是低 GI 的食物?有幾個快速檢視的指標:

  1. 含纖量:

    一般來說,纖維含量越高,GI 相對較低。含豐富膳食纖維的糙米,有助減緩澱粉的分解和吸收,GI 比白米低上許多。

  2. 含糖量:

    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使血糖急速上升,進而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促使體脂肪形成,因此 GI 高。

  3. 加工度:

    加工食品比天然食物的 GI 高,像多重加工的肉鬆,GI 就比天然的豬肉高。

  4. 澱粉糊化程度:

    任何澱粉類食物過度煮爛糊化,都會增加食物的 GI,像白粥就屬高 GI,很多人因為減肥,就不吃白飯,改吃粥,其實是錯誤的認知。

在相同的熱量下,當然要吃低 GI 的食物。不過,要小心的是,低 GI 食物不一定熱量低,吃多了也是會發胖。

多攝取蛋白質可抗肥胖

另外,在人體的熱量消耗上,基礎代謝率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代謝率低的人,熱量不易消耗,也比較容易發胖。如果想提高基礎代謝,除了要透過運動增加肌肉比,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像奶類、肉類、蛋類,以及豆漿、豆製品中的植物性蛋白,都能促進基礎代謝。

一項名為「DiOGenes」的研究計畫,在 2005 ∼ 2007 年之間,針對荷蘭、丹麥、英國、希臘、西班牙、德國、保加利亞、捷克等國的 932 位體重過重者,先透過 8 個星期的低熱量飲食,讓每個人減去約 11 公斤的體重,然後分為 5 組,進行為期 26 週的差別飲食計畫,其中 1 組為控制組,另外 4 組則在蛋白質、和 GI 上做變化,而總熱量都是相同的。

結果發現,高蛋白質(比控制組多攝取5.4%)、低 GI 的飲食,都能有效降低減重後的復胖。結合這兩者的飲食,不但對於後續的體重維持,效果特別好,在血壓、血脂的數字上,也出現了改善。高蛋白質飲食的效果,甚至可以維持 1 年。

簡言之,只有控制卡路里的數字,並不保證你就能瘦下來;少糖、少脂、低 GI,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吃對食物,才能幫助你對抗肥胖,正是「吃對,瘦一身;吃錯,胖一生。」

延伸閱讀 /

1. 睡前吃東西不但不會胖,而且還能一夜好眠!營養學家破除宵夜迷思
2. 沒運動也不會變胖!跟著這 5 種生活作息吃,靠習慣找回完美體態

(本文整理自《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天下文化出版。原文請點此

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減重手術教父破解人體代謝密碼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