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賀大新 / 攝影

勞資關係在改變!從社會學角度看管理:只想剝削員工的企業將自討苦吃

2018-04-12 採訪‧撰文 葉冠玟

管理大師彼得 ‧ 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 2002 年出版的《下一個社會》中指出,「過去 40、50 年,經濟是主導的力量,但未來 20 到 30 年裡,社會問題會變成主導的力量。」

從企業層面來說,雇傭關係和工作價值觀正在改變,在「新社會」裡,人們更加在意與自己權益相關的議題,社會事業(教育、非營利機構等)也變得更重要。而 21 世紀經理人的重大任務,正是如何迎接這些轉變。

「但你會發現,當組織想變革、再造,最棘手的往往不是經濟層面的問題,而是社會層面的問題。」談起開設管理社會學課程的初衷,台大社會學系教授柯志哲強調,「管理需要懂社會學基礎,如果只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問題、做決策,沒辦法把事情看得全面,甚至還潛藏負面效果。」

人決策時不只追求利益,還會考量與他人的關係

柯志哲解釋,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主張人的經濟行為來自於自利心,人們可以理性、獨立自主地判斷,並追求效用最大化,生產者、廠商也以追求最高利潤做為決策依據。但每項行為背後,其實並非只有經濟及個人考量,每個人所處的社會情境也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更準確地來說,經濟行為就是一種社會行為。

像是企業在思考要不要進行策略聯盟,強化市場競爭力時,一開始當然是經濟上的考量,例如產業現況、競業分析、資金來源等,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跟「誰」合作,誰值得信任,又要如何找到他們?此時得靠自身的人際網絡、社會關係等管道,了解對方的情況及自身的處境後,才能找出真正合適的合作人選。

這就反映,人們在做經濟決策時,並不是完全照著經濟學的假定進行,而是遵循某種社會規範,「身為社會裡的一份子,你就必須跟這個群體不斷互動。」你可能為了追求社會認可,或是基於信任緣故而做出決策;又或者因為處在某種權力關係下,對於重要人士的要求,不得不做出符合期待的選擇。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維,才能獲得社會接納

因此,經濟行為和社會行為其實會交互影響。柯志哲進一步指出,現在的各種典章制度,也是經過經濟與社會利益不斷衝撞才創造出來的結果。「管理典範、經濟制度的出現和變革,代表社會建構的過程。」換句話說,不僅制度會影響個人或企業行為,企業或個人因為制度衍生出的對策,也會帶來社會影響,有時甚至還會回過頭來影響規範的制定。

以2005年開始實施的勞工退休金條例(以下簡稱勞退新制)來說,它不只是硬梆梆的法律條文,而是經歷勞方、資方、政方的角力,不斷溝通,權衡各方意見的利弊後,經過漫長的立法過程才拍板通過。

有趣的是,勞退新制規定雇主須按月提繳退休金至員工個人的退休金專戶,且6%的提繳額度不能內含在既有薪資之中,這表示企業需要額外付出勞動成本。如果從經濟學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企業可能會透過調整薪資結構或策略,甚至直接裁員來因應新政策的衝擊。

但柯志哲在探討廠商面對勞退新制的因應措施時,發現不少公司為了取得社會信任、提升員工忠誠度,不惜加碼投資規畫留才制度。「公司策略之所以違背經濟學的常理,做出在經濟上可能不划算的事,是因為當中有社會層面的考量。」

有些企業深知,追求利潤最大化之餘,更要懂得爭取員工的心。因為你一時剝削勞工所省下的成本,可能遠遠不及員工反彈、罷工、出走時,企業會產生的虧損,這裡的虧損不只是經濟上的,可能還包含品牌形象。對此,柯志哲指出,「企業需要轉換傳統的管理思維,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維,才是企業能永續經營,在這個時代勝出的關鍵。」

組織必須更靈活才能生存,使非典型勞工應運而生

除了法令制度影響企業規範,如果企業遇上產業結構變化等大環境的改變,又會如何影響組織行為的調整?柯志哲認為,「當全球化的步調一直加快、新興經濟體逐一興起、國際競爭壓力不斷提升時,企業想要生存,就得讓組織變得非常有彈性,才能靈活因應市場的各種轉變。」

但是,當企業想提升彈性,人力調度的靈活度就成了當務之急,再加上減少成本的考量,導致企業對短期、臨時性的人力需求逐漸增加,「非典型工作型態」也因此應運而生,組織內部同時搭配著典型及非典型勞工的企業愈來愈常見。

有別於公司一般所聘用的長期正職員工,非典型工作型態指的是一群工作地點、時間甚至雇主都不固定的工作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部分工時

工作時間比一般正職人員短,按照雇主的時程安排,定時到班的工作類型。

2.定期契約工

透過口頭或書面契約達成協議,為固定期間的合作關係,聘期大多為一年以下。

3.臨時工

屬於公司突然需要人力支援所聘用的工作者,例如活動工讀生。

4.派遣工

受雇於派遣公司,被分派到有勞力需求的公司上班,但工作績效則由用人企業進行監督及管理。

5.外包工

企業將部分工作委託外面廠商或個人來承攬,例如公司保全,但人員管理及績效表現皆由承包商自行負責。另外,在家上班的 SOHO 族(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也被歸為此類。

根據柯志哲多年來參與的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指出,2005 年到 2015 年間,正職人員占勞動力市場的比例,從 70% 降至 64%,而非典型工作者則由 18% 升至 22%。他分析,多數雇主之所以逐漸開始擴大聘用非典型勞工,在意的通常都是人力成本,因為薪資通常較低,而且沒有福利支出,也沒有教育訓練、特休、退休金問題,在成本控管上看起來的確極具效益。

但是,假設企業只是基於成本考量,就將所有工作逐漸交給非典型勞工,那麼,當企業的業務或專業技術需求都靠外部人力才能取得時,雖然享有成本優勢,卻也可能面臨核心能力受到挑戰、內部資訊外洩的風險,成本與品質間的取捨問題也會在此時浮現。

此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這群人在組織裡占據大多數,導致人員流動率相對偏高,長期下來會連帶影響到正職員工的穩定度,工作品質也會因為團隊人員來來去去而下降。

「企業應該同時顧慮到短期跟長期成本,思考非典型勞工對公司整體績效的影響。」柯志哲認為,如果核心業務所需要的能力,能靠培養員工(例如教育訓練、技術指導)做到,或許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福利及升遷制度留住核心員工,而這筆投資可能遠比長期外包,讓企業處在隨時有市場地位不保的威脅,來得划算許多。

同時,公司也要清楚讓正職員工知道,短期、臨時性的員工加入,主要是來協助較為瑣碎的行政庶務,自己手上的工作仍有競爭優勢和保障,不會輕易被取代。明確說明用人策略,可以避免員工向心力下降,或是典型跟非典型勞工之間的對立機會。

「為了順應時代變化,企業勢必要適度調整典型與非典型勞工的比例,但仍要保有一群願意為你長期效忠的核心人力,才能打造長存的彈性企業。」

從社會學觀點,了解職場行為背後的原理

適當融入社會學的觀點,可以減少管理工作的阻礙,無論是用來穩定軍心、提供激勵等,當管理擁有了社會學基礎,往往能做出對組織更有貢獻的決策。對此,柯志哲提出 4 個常用來解釋職場現況的社會學理論,幫助領導者從不同角度,重新看待員工的行為,進而調整管理方法。

禮物交換(Gift Exchange)

雙方互動的過程,在沒有受到要求或規範的情況下,自發性的付出;而接收者基於對方展現的態度或行為,也願意同等以報。像是老闆主動關心員工工作狀態、在生日時祝賀或送禮,讓員工覺得窩心,更願意更賣力工作。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員工的工作投入度並非只取決於得到的報酬和獎賞,他們更在意和別人相比,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對待。所以比起獎金的多寡,公司更應該注重制度執行的方式是否公正?如果員工覺得獎勵分配不公,對公司的忠誠度就會大打折扣。

地位不一致性(Status Inconsistency)

人在不同的職場、社會情境下,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年輕的空降主管,平時可能只是普通的晚輩,但在新公司卻成為領導者。如果企業主沒有協助他們適應新角色,就會出現矛盾心理,在不同的職位轉換和社會期待中不斷拉扯。

結構二元性與結構慣性(Duality of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Inertia)

制度被建立後,會隨著時代演進,反過來限制遵守這個制度的人,尤其較大或較老的企業,制度會慢慢僵化,形成組織的結構慣性。這時管理階層要有具體行動,主動改變不合理的體制,才能帶領企業走向符合時代需要的變革。

最後,柯志哲再次強調,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管理,並非是要企業完全捨棄利潤中心制的思維,畢竟生產效率、績效一樣得要求,只是如果能在決策前,納入更多以人為本的思考觀點,才是同時兼顧組織成長及良好勞資關係的祕訣。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