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Chinnapong via Shutterstock

成功的 CEO,背後都有一本書!知名企業家的私房書單

2018-10-30 整理‧撰文 陳婉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擁有好書、益友和一顆寧靜的心:這就是理想的生活。──馬克.吐溫(Mark Twain)

閱讀,不僅能帶來知識,還能豐富你的想像,開拓待人處事的格局。有些人靠讀書脫貧,有些人則透過讀書,充實自己、豐富生命。閱讀,就像是黑暗裡透進的光,在你迷惘之時,替你照見了方向。

以下這 7 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幾部了不起的經典作品,激發他們熱情,陪伴他們度過低潮,為他們的人生帶來急轉彎。

「經理人新書快讀」會員招募中,上千人申請加入!榮譽發行人何飛鵬及編輯群將以 3 支影片、1 份圖解簡報和 4 封延伸學習電子報,讓你兩周精讀一本商管話題書。

書單包含《精準訂價》、《航向藍海》、《獲利優先》、《原則》、《給力》、《超級用戶時代》、《真確》等。

投資之神華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菲特從小就對「賺錢」極感興趣、對數字狂熱,他人生中的第一筆收入,就是靠賣口香糖賺來的。在他十歲左右,受《一千種賺進 1000 美元的方法》(暫譯,原文書名:One Thousand Ways to Make $1000)啟蒙,而開始有了「利上滾利」的概念;十四歲已存了 1000 美元;約十七歲就靠自己賺進 5000 美元了。

然而,真正改變巴菲特一生的,是葛拉漢所著的《智慧型投資人》。學生時代的巴菲特已精熟於股票操作,偶然讀了《智慧型投資人》,立刻深深著迷。經過再三研讀與周密思考,巴菲特徹底掌握了「價值型投資法」的精隨。

特斯拉(Tesla)創辦人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

在馬斯克的自傳《鋼鐵人馬斯克》裡提到,他從小就很喜歡閱讀──跟家人出門購物,如果發現他不見蹤影,那肯定又是晃到附近書店了;小學三年級左右,就把學校圖書館與社區圖書館的藏書都讀完了,他也把百科全書讀得滾瓜爛熟,甚至還曾試圖說服圖書館員幫他訂書。

其中,《銀河便車指南》是他最愛、影響他最深的書,它讓馬斯克領悟到:「問對問題是最難的事,一旦問對了問題,一切困難都將迎刃而解。」除此之外,《魔戒》系列小說也是他的愛書之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十八歲前的張忠謀,其實夢想成為一位作家,但因父親的一句「當作家可能會餓肚子」而打消念頭。

《張忠謀自傳》中提到,他從小體弱多病、不善運動,母親買了許多書給他看。他在小學畢業前,便把整部「兒童文庫」──包括《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都讀完。自此養成的閱讀習慣,一生都保持著。

高中時,張忠謀一邊讀著孔孟經典、老莊思想,一邊讀余秋雨等現代作家的小說、劇本、散文;到了大學,則是一頭栽進了英文著作中,讀遍了近代文學、史詩以及經典劇作等。回憶起那段青春,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徐訏《風蕭蕭》,甚至認為徐訏才是更該受重視的現代作者。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

五歲那年,李開復考了第一名,他指名要《福爾摩斯全集》作為獎勵,沒想到母親卻說:「書不算是禮物。你要買多少書,隨時都可以買。」從那時候起,他開始無限貪婪地索取這個「禮物」。

在眾多分類中,李開復最喜歡也影響最深的是「名人傳記」,尤其對《海倫‧凱勒傳》與《愛迪生傳》印象最為深刻。他說,特別是遇到人生需要指引、激勵前進時,更該讀名人傳記。

熱愛閱讀的李開復認為,可以多讀書,但不一定要相信。對選書、讀書,他在《搶不走的競爭力》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多讀不同意見的書、歷史書,且要中西平衡閱讀;不要讀翻譯劣質的書、少讀純理論與成功學的書。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

若說到影響馬雲最深的書,非《金庸》系列小說莫屬。初創阿里巴巴時的 18 人中,有 17 人都非常喜歡金庸先生,甚至連辦公室、會議室都以小說裡的「武林聖地」命名。

除此之外,馬雲自稱《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他將俠義精神深植於阿里巴巴的價值體系,提出了「六脈神劍」做為集團文化的核心。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

你可能不知道,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在年輕時,曾拿下第二屆金韻獎的創作首獎,差點就進了演藝圈。

在丁菱娟小學四、五年級時,同學送了一本《格林童話》給當時根本沒讀過課外讀物的她,意外激起了她對閱讀的興趣。後來上了五專,恰好碰上民歌盛行,為了跟流行也讀了不少民國初年作品與現代詩,那時的她,寫歌也寫詩,成了名副其實的「文藝少女」。

在她讀過的所有作品中,影響她最大的是鹿橋的《未央歌》──讓她對大學生活很是嚮往,而插班考上大學中文系。

她在《搶不走的競爭力》中提到,她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成長學習期、成家立業期以及肩負傳承與回饋重任的熟年期。「我是年紀愈大,愈喜歡看書」丁菱娟說,閱讀,成了她第三人生的一大樂趣。

台灣卡內基訓練創辦人黑幼龍

這位鼓舞人心的勵志大師,人生其實有些顛簸。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貧窮、霸凌、升學無望等挫折,但他總在轉捩點努力站穩腳步,翻轉人生。

小學四年級時,因為被老師稱讚作文好,而奮力閱讀讓自己的寫作能力變強,從此愛上了閱讀。十八歲那年看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成為黑幼龍隨身攜帶的口袋書。安妮的內心世界與真誠的自我對話,陪他度過黯淡的時光,進而影響了他的寫作興趣與風格。他發現,要說一個感人的故事前,得先讓自己感動。

「透過閱讀,我的人生變得更完整了」黑幼龍在《搶不走的競爭力》裡指出,他認為,除了獲得知識,讀書更重要的功能就是陶冶性情。

繼續閱讀 閱讀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