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整理‧撰文 經理人編輯部
整理‧撰文 經理人編輯部

xFrame
111年基本工資調漲!月薪突破 2 萬 5 千,打工族也漲 5%
2021-10-08
整理‧撰文
經理人編輯部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明年基本工資確定要漲!111 年基本工資時薪預計從 160 元,提高到 168 元,增幅為 5%,預估約有 51.11 萬名勞工受惠;月薪預計由 24,000 元,提高到 25,250 元,增幅是 5.2%,預估影響 194.28 萬名勞工。
勞動部表示,本次基本工資審議,勞方委員認為,110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 5.88%,成長果實應由勞資共享;去年考量疫情因素,僅微幅調整,勞工已共體時艱,應一併反映去年未調整的幅度。資方代表則表達,由於疫情影響,對於商業、服務業及中小企業的衝擊較大,並非調升基本工資的適當時機,應予以特別考量;政府代表除表達基本工資應作適當調整意見,也允諾對疫情受創嚴重產業,提供配套措施。
基本工資已經連續 6 年調升,yes123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外銷導向的企業接單熱絡,甚至出現缺工狀況,針對基層從業人員的基本工資「月薪」確實有調升空間。基本工資主要目的是要照顧到「邊際勞工」,例如時薪的提高,有助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勞工與學生打工族,改善經濟狀況;至於月薪規定,也能推升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緩步改善青年低薪化問題。
只是凡事一體兩面,若薪資上漲,無法避免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甚至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AI服務模式。另一方面,假如減少聘雇「時薪人員」,等於變相增加「正職人員」工作量,恐怕導致過勞風險、提高離職率。最佳狀況應該是:最終「薪資漲幅」仍大於「物價漲幅」,代表「實質購買力」增加,使得調薪機制「正向循環」到內需經濟。
年度 | 基本工資時薪與調幅 | 基本工資月薪與調幅 |
---|---|---|
2017年 | 133元(+5.6%) | 21,009元(+5%) |
2018年 | 140元(+5.3%) | 22,000元(+4.7%) |
2019年 | 150元(+7.1%) | 23,100元(+5%) |
2020年 | 158元(+5.3%) | 23,800元(+3%) |
2021年 | 160元(+1.3%) | 24,000元(+0.8%) |
2022年 | 168元(+5%) | 25,250元(+5.2%) |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