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疾管署

猴痘是什麼?預約疫苗、如何防範、確診案例、治療方法一次整理!

2023-05-03 整理・撰文 蔡嘉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猴痘感染案例日漸增加,疫苗如何預約成為民眾關心的話題;而猴痘是什麼、感染途徑、該如何防範、常見症狀以及台灣目前感染案例狀況,《經理人》將帶你一次瞭解。

文章目錄(點擊問題可跳到該段落):

  1. 什麼是猴痘?猴痘來源是什麼
  2. 猴痘疫苗如何預約?誰可以接種
  3. 為什麼會感染猴痘?猴痘的傳染途徑
  4. 猴痘症狀有什麼?常見症狀、潛伏期與持續時間
  5. 猴痘目前有幾例確診?
  6. 猴痘如何防範?如何避免感染
  7. 猴痘如何康復?治療方法有什麼

什麼是猴痘?猴痘來源是什麼?


猴痘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因為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最早是在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因此被命名為「猴痘」。起初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類,目前全球確認感染猴痘的 8 萬 7000 病例中,已累計 143 人死亡,但大多數症狀輕微。

延伸閱讀:疫情打亂工作步調!危機下如何管理轉型?給主管的急救聖經

猴痘疫苗如何預約?誰可以接種?

猴痘疫苗不分資格,疾管署表示,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 6 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自 2023/4/10 – 2023/5/12 止,可於「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登記接種並選擇接種醫院進行疫苗接種,系統開放登記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 9 時至下午 5 時。(例假日不開放)

(4/27更新:截至今日登記猴痘疫苗意願的人數,已超過疾管署目前可提供之疫苗服務量,因此暫時關閉本表單填寫功能)

第二階段猴痘疫苗將於 5 月中旬前完成接種,請完成疫苗接種意願登記的民眾儘速至所提供的醫院網站連結,完成預約掛號,並依掛號時間前往醫院接種疫苗,另外已緊急增購之 2 萬瓶疫苗(約合 6 萬人份),預計於 5 月中旬到貨。

第二階段猴痘疫苗接種流程
第二階段猴痘疫苗接種流程
疾管署

為什麼會感染猴痘?猴痘的傳染途徑


- 接觸到感染動物的分泌物、血液、體液、受損傷的皮膚或黏膜。
- 接觸到患者的皮疹、瘡痂、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被污染的物品。
- 面對面接觸下,經患者長時間的飛沫傳播。

猴痘是什麼
猴痘是什麼
疾管署

猴痘症狀有什麼?常見症狀、潛伏期與持續時間


猴痘在感染後會先經潛伏期,潛伏期由 3 – 21 天不等。

感染猴痘後,會在皮膚上出現類似水泡的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症狀與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常見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

症狀會持續 2 至 3 周,大多數個案可於時間內康復,致死率低。若受感染者為免疫功能低下,則可能引起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猴痘衛教宣導海報
猴痘衛教宣導海報
疾管署

猴痘目前有幾例確診?

疾管署公布截至 5 月 2 日為止,累計確診 64 例病例(55 例本土及 9 例境外移入),當天(2)國內新增 12 例,北部 11 例、中部 1 例,其中 30 例已康復,10 例仍住院治療中、24 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猴痘個案處置流程
猴痘個案處置流程
疾管署

猴痘如何防範?如何避免感染?


注意以下事項可預防感染猴痘,落實自我防護

  1. 減少與動物接觸: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動物,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
  2. 注意人際交往:避免和猴痘感染者接觸,避免出入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場合。
  3. 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4. 疫苗接種:曾與猴痘患者有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以及具高風險行為者等對象進行接種疫苗。
延伸閱讀: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比爾蓋茲:對抗 COVID-19,這些解藥比疫苗更關鍵

猴痘如何康復?治療方法有什麼?


猴痘症狀通常無需治療即可自行消退,治療過程中盡量保持皮疹處乾燥,約 2 至 4 周才會結痂脫落。大多數個案可於幾周內康復。若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可搭配藥物減輕症狀和併發症。

猴痘居家自我照顧指引
猴痘居家自我照顧指引
疾管署

資料來源:疾管署

本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繼續閱讀 時事追蹤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