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劉威震

從「零」開始,Vital NetZero三步驟助怡凌染化紡織拆解淨零碳排任務

2023-11-09 經理人X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沒多久,怡凌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成立,董事長蔡明宏憑藉50萬元資本起家,投身化學紡織產業,以研發高附加價值的染料關鍵技術與自有品牌之染顏料行銷全球。雖為紡織上游原料廠商,經營過程中亦提供紡織品開發的技術服務,十年磨一劍,2014年切入生產製造,設立1,600餘坪的先進染紡技術研發中心,及原料、染印、成衣一貫化整合廠,堪稱染整工業的領航者。

怡凌公司 提供
怡凌公司發展出橫跨上下游,針織、染化、成衣、印花之整體染化紡織產業完整產品供應鏈。
怡凌公司 提供

卡位紡織業綠色供應鏈,董事長身體力行上課學碳盤查管理

外銷市場占了怡凌公司98%的業務來源,蔡明宏對於全球紡織業推動環保永續發展的態勢,一直保持高度敏銳。他表示,早期國際服飾大廠尋找合作供應商重視的是價格、品質與交期,但從十多年前環保紡織品對環保標準的要求愈來愈高,甚至追溯源頭的染顏料、布料等,原物料不符合環保取向,再便宜也沒用。故怡凌公司積極發展針對各種不同染料需求的環保產品,通過瑞士Testex染顏料最高榮譽ECO Passport以及歐盟Bluesign的環保染料國際認證,並且大手筆設置汙水處理以及空氣淨化設備,降低揮發性有機物質的產生,打造出對環境友善的製程。

怡凌公司 提供
怡凌公司設立先進染紡技術研發中心,針對相關製程層層把關為客戶提供最高品質的服務。
怡凌公司 提供

可是蔡明宏認為還不夠!怡凌公司是約莫40人的中小企業,要在全球化的市場具有一席之地,無法在代工生產量與之比拚,創造精緻化高附加價值產品,建構小而美的開發與供應角色,才是他想走的路線,但這也代表了他們必須在國際環保標準方面做得更多,而且速度要比別人快。為了把公司體質提升到更高層次,區隔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卡位綠色供應鏈,將公司治理帶往全面性的ESG永續轉型,勢在必行。蔡明宏投入大把時間和人力,不僅自己去上課學碳盤查管理,也帶著幾位核心幹部一起參與。然而,怎麼落實到公司管理、要收集哪些數據、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忙、政府提供的資源有哪些,如同多數企業的經歷,一度在通往淨零路程上迷航了。

董事長蔡明宏對啟動淨零碳排有著無比決心,他認為不論公司大小,越早做越好。
董事長蔡明宏對啟動淨零碳排有著無比決心,他認為不論公司大小,越早做越好。
攝影 / 劉威震

用對碳盤查數位工具,出錯率降低還減省約3到5倍時間

「你不趕快瞭解,有時會走錯路。」蔡明宏說,但曾諮詢的外部顧問消極看待此事,認為中小企業沒有啟動自主碳盤查的急迫性,過幾年再做就好。事實上,怡凌公司很早就註冊「臺灣雲市集」,卻遲遲不知道如何開展相關作業,所幸遇上叡揚資訊,獲得「臺灣雲市集」補助計畫,導入「Vital NetZero零碳雲」,近一年來緊跟怡凌公司的碳盤查數據進展,持續邁向朝淨零目標。

怡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明宏(圖中)和參與碳盤查任務的5位核心主管,後排由左到右分別是廠長徐清雲、管
怡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明宏(圖中)和參與碳盤查任務的5位核心主管,後排由左到右分別是廠長徐清雲、管理部暨織品印花部經理陳明佳、業務部主任江雅琴、總經理劉秀琴、財務部經理呂佩玟。
攝影 / 劉威震

怡凌公司財務經理呂佩玟是自主碳盤查5人小組的一員,一開始因為不瞭解減碳任務,也怕造成額外的工作負荷,但經過上課、和其它同仁的共學過程,小組成員慢慢理解公司不前進的話,很容易會被市場淘汰。其後,以廠區為基準,各部門主管分工收集冷媒、電費、公務車相關數據,其中,與冷媒有關的冷氣型號、冷媒係數也是碳排分析依據,還有以往公務車出勤只看油資金額,如今看重的是油單上的公升數,進而思考公出比例的必要性,或是老舊車型是否造成高油耗,這些都有助於呂佩玟從財務角度切入碳盤查,重新看待節能減碳對優化成本帶來的效益,提供決策者營運建議。

Vital NetZero零碳雲的「儀表板」將數據分析可視化,更方便主管和同仁內部快速溝通。
Vital NetZero零碳雲的「儀表板」將數據分析可視化,更方便主管和同仁內部快速溝通。
攝影 / 劉威震

此外,她談到,在管理顧問公司輔導碳盤查活動階段,是使用試算表記錄與分析相關數據,但過多的人工作業與公式設定,經常發生難以發現的非預期錯誤,導致浪費了許多時間。後來導入「Vital NetZero零碳雲」,利用這套應用工具內建的數據管理架構,再也不用花時間設定公式,大幅降低出錯率,還減省了約3到5倍作業時間,且團隊成員只要進入系統就可以同步瞭解最新的碳盤查狀況,達到資訊共享的即時性,最後還能一鍵產出ESG報告書,第一次做雖然要花時間熟悉,但有叡揚團隊的YouTube教學資源和定期追蹤輔導,相信第二年會越做越輕鬆。

導入前 導入後
使用Excel試算表,需要設定計算公式,自己查找係數,繁雜費時。 人員只要收集活動數據,上傳到系統之後,就完成碳盤查作業。
收集活動數據後,需要專人彙整活動數據,設定計算公式與資料範圍,不只容易出錯,還很難找錯! 系統內建碳排係數資料庫,自動完成碳排量計算,不用擔心計算出錯。
人工建立圖表、寫報告,費時又費工。 系統繪製統計圖表,一鍵產製報告書,省時又省工。

表1:導入Vital NetZero 零碳雲之前後比較

叡揚資訊提供
叡揚資訊提供

碳焦慮OUT!數位拆解淨零碳排三任務

因應國際碳關稅跟綠色供應鏈兩大世界趨勢,預估將對國內製造業造成影響,根據工業局的盤點,有19萬家的中小企業尚待建立碳盤查能力,而資訊服務領導廠商叡揚資訊,為呼應臺灣2050淨零碳排目標,從ISO 50001、ISO 14064、ISO14067此三項國際查證標準著手設計數位零碳轉型解決方案,於111年推出「Vital NetZero零碳雲」。
叡揚資訊創新研發中心處長李漢超表示,碳盤查需求劇增,涉及的行業別十分廣泛,企業想做卻無案例可參考,面對淨零排放議題難免「碳焦慮」,還有不少中小企業連碳盤查都沒有聽過。如何迎戰碳焦慮,讓永續經營成為日常管理活動?他將驅動碳盤查與淨零碳排拆解出三任務:
• 任務一、訓練碳管理人才。具一定規模的企業會成立「永續部門」,負責招募或訓練專門的碳管理人才,但如果是規模有限的製造生產行業,不妨參考怡凌公司的做法,主管就是公司永續的核心成員,發揮組織彈性又能完成節能減碳任務。
• 任務二、結合顧問輔導服務。執行自主盤查的第一年,必要的投資是找綠領人才、顧問公司完成查證與認證。但自主盤查不是做完一次就好,所以不應全權仰賴委託的顧問公司處理,而應在此階段同步學習自主盤查能力。
• 任務三、「數位 × 零碳」雙軸轉型。為避免碳管理出現斷層,應提前導入數位工具,將資料轉移上雲,是最便捷、有效率且降低失誤的做法,也能促進企業內各單位分工收集碳排活動數據,達到自動化運作。

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之下,台灣企業越早接軌國際標準,越能及早卡位綠色供應鏈商機,然而,在人力資源有限的狀況,更需要透過數位轉型策略減輕運營負擔。叡揚資訊自成為臺灣雲市集補助計畫的資訊服務商團隊以來,李漢超觀察到,平台嚴實的評選過程與資源挹注,確實帶動了各行各業對上雲的瞭解、對雲端服務資安的信任感,在願意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同時,也提升企業的數位韌性,創造經濟市場的共好共贏。

本文所提資訊服務商與雲端解決方案以《臺灣雲市集》網站公告為主。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