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充電樁不再是瓶頸:達拉電能E-HERO讓每個車位都能充電!

2024-10-07 經理人 X 達拉電能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新,一直是企業維持成長動能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只是要在組織內部實踐創新,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既有業務中找到新的成長曲線?如何說服股東承受創新初期的資金壓力?於2023年推出全台第一個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並成立子公司達拉電能負責充電椿及場域佈建的全達國際,成功從電子產品經銷代理跨足到綠能永續領域,為組織創新做了最佳示範。

宏匯廣場引進E-HERO 3停在一般車位電動車主也能充電.jpg
宏匯廣場引進E-HERO 3,停在一般車位電動車主也能充電
達拉電能

如何發現電動車充電椿商機?
達拉電能董事長凃俊榮很早就加入電動車的行列,當時因為充電椿的佈建大多集中在高速公路或車廠附近,住家大樓也沒有設置充電椿,導致行車時經常充斥著「找不到地方充電」的里程焦慮。

對此,凃俊榮原本想在公司安裝充電椿,卻聽到成本高達新台幣800萬元時而有了不同想法。「充電椿的主要元件就是電壓轉換器和變壓器,這兩項都是全達熟悉的領域,應該有機會降低至少一半的硬體成本,這樣不是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凃俊榮笑著反問,嗅到商機的他開始投入研究電動車充電椿市場,進而確立朝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發展的方向。

將創新目光聚焦移動充電機器人的2個關鍵

令人好奇的是,全達既然有成本控制能力,為什麼不發展固定式充電椿,而是移動充電機器人?關鍵在於凃俊榮站在車主角度觀察到市場需求及使用痛點,使其相信E-HERO未來大有可為。

第一個關鍵是,可以解決因場域限制而無法被滿足的充電需求。固定式充電椿通常需要拉大電,也就是380伏特以上的工業契約用電,但每個地區都有其局限性,不一定能拉大電,或是屋齡老舊的大樓不易重新調整線路,此時,移動充電機器人便是滿足電動車充電需求的最佳方式,待日後電網建設更完善時,再進一步設置固定充電椿即可。

第二關鍵是,縮減電動車車主的排隊等候時間。礙於充電椿建置成本及供電穩定性的考量,停車場不可能每個車位都設置充電椿,多半按照現行法規所定1-2%的比例來設置,也就是說,每100個車位約只有1-2個車位設置充電椿,在停車位多、充電樁少的情況下,電動車主經常面臨排隊等候充電的情況,而E-HERO可以有效節省車主的等候時間。

凃俊榮說明,電動車車主在停車之後,可以至附近用餐、逛街等,並根據自己所預估返回停車場的時間,事先向E-HERO預約服務,E-HERO會自動前往指定停車格開始快速充電,充20分鐘大約能行駛100公里,車主一回到停車場就可以離開,大幅縮減排隊等候時間,「有了移動充電機器人,等於停車場所有車位都可以是電動車充電車位,」凃俊榮形容。

移動充電機器人的2種創新商業模式

在公有或民營停車場應用外,達拉電能還為E-HERO規劃了2種商業模式,第一是設置在社區大樓停車場,除了供電動車充電,也可儲備能源,在意外狀況發生時作為社區的緊急供電設備。

舉例來說,過往若遇到臨時停電,社區通常會立即啟動柴油發電機,讓電梯可以維持運作,避免居民被困在電梯裡。而移動充電機器人可以取代柴油發電機,當社區大樓跳電的時候,管理者只要連到雲端管理平台下達指令,移動充電機器人就會離開原本所在位置,前往管理者指定位置緊急供電給需要的設備,不只運作更有彈性也更環保。

第二個商業模式是設置在企業內部,供企業內部開電動車同仁使用。因為很多企業是向他人租用辦公室,無法自行設置固定式充電椿,需更改大樓電路配置,此時便可向達拉電能租用E-HERO,方便駕駛電動車的同仁可以為愛車充電。

「像航空公司、車廠對此就很感興趣,」凃俊榮舉例,因為很多機師在執行飛行任務前會將汽車停放在公司停車場,待任務結束再取車離開,此時如果機師開的是電動車又停放在專屬充電車位,就會造成其他開電動車的機師或同仁,在該名機師回國前都不能使用此車位,相當不方便也容易有爭議,而且機師執飛任務的時間長短視目的地而定,倘若該名機師恰巧執飛的是長途航班,引發的爭議會更大,而E-HERO都能解決這些問題,機師停在一般車位,E-HERO可幫所有機師的電動車充電,減少占位爭議,讓電動車車位使用更公平。

至於車廠則是可以透過E-HERO降低服務成本。目前車廠多採固定式充電椿且安裝在戶外空地上,只能利用早上9點到下午5點的上班時間,為客戶的愛車充電,而這段時間剛好是用電高峰、電價較高,相對拉高車廠的服務成本,但若導入E-HERO,就可以透過系統設定在晚上充電,利用夜晚離峰電價來降低服務成本。

其實,達拉電能選在此時進軍充電椿市場,並不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時間點,原因在於目前已經有很多前輩進到這塊市場,後進者其實相對辛苦,「但是,移動充電機器人不是既有的市場競爭,而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凃俊榮強調,E-HERO與固定式充電椿彼此為互補角色,而非競爭關係,而且達拉電能還有母公司全達國際在IC代理經銷累積的硬體資源,及全達大股東大宇資訊在軟體研發的能量,可以比同業更快滿足客戶需求。

目前,E-HERO剛取得「電動車充電設備」產品自願性產品驗證(VPC),正積極與企業洽談,希望在台灣先建立示範場域,明確描繪出E-HERO的商業模式,再將台灣經驗複製到東南、日本、美國等地,讓全球都能看見台灣在電動車充電領域的能量。

[本文由 經理人整合行銷部 與 達拉電能 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