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 X 就享知

越南人口紅利還在嗎?掌握法規、人力、金融三大指南,佈局越南市場


在中美貿易戰帶來的供應鏈轉移下,越南正以「世界工廠 2.0」之姿快速崛起。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數據,2024 上半年,台灣投資越南的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 18.5 %,顯見台商對於進軍越南市場抱持高度興趣。
鼎新就享知平台與永豐銀行舉辦的「知識聚樂部-企業經理人知識聚會」上,不少人提到,在評估東協各國後,越南的產業聚落相對成熟、經濟前景樂觀。然而,從法規、人才到金融面,越南也與過去在中國設廠的經驗大不相同,亟需專業引導。
越南投資的人口現況:人口紅利還在嗎?
龐大的勞動市場,是越南一大競爭優勢。 2023 年越南人口正式突破 1 億大關,成為全球第 15 大人口國,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和菲律賓。但隨著熱度提高,市場也出現新雜音:越南還有人口紅利嗎?企業要如何評估投資機會?
「從勞動人口數據來看,人口紅利目前確實還存在。」永豐銀行資深經理楊家正給出肯定答覆。越南 15-64 歲的青壯勞動人口近 70%,且年齡中位數不到 35 歲,相較其他國家,豐沛勞動力仍極具競爭優勢。以現階段來說,這些都是越南人口紅利的根基。
不過他提醒,隨著社會經濟成長,越南正緩步邁向高齡化、低生育率,人口成長的速度也逐漸趨緩。企業在制定長期策略時,也需要考慮到未來趨勢。
※延伸閱讀:到越南、泰國投資,為何成立境外公司較有利?
勞動法規:台商必修的越南投資管理課
除了穩定的勞動人口,法規是越南投資的關注焦點,尤其當地勞動條件有其特殊規定,包括薪資、加班、社會保險都有明文規範。
1.基本工資: 越南的基本工資有級距規定,依據企業座落位置適用該區的基本工資。全國共劃分為 4 區,第 1 區 496 萬越盾,第 2 區 441 萬、第 3 區 386 萬,第 4 區最低 345 萬越盾。(工資區域參見:駐胡志明台北經濟辦事處)
2.加班費: 平日加班 1.5 倍薪資、週休日 2 倍。每週至少休息 1 日,每月工時 48 小時,加班不能超過 30 小時。
3.保險金: 雇主須負擔勞工薪資總額 17.5%的社會保險費,3%醫療保險費,1%失業保險費,總計 21.5%。
因為獨特的基本工資分區分級,部分台廠會衡量勞動成本,搬移到次級區。此外,隨著勞動意識提升,當地薪資平均每年調漲 6%,都是企業需要納入考量的長期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勞工意識較強,工會組織有實質運作力,員工並非像中國廠普遍願意超時加班。楊家正提醒,台商建立管理機制需要更靈活彈性,加強組織溝通、適時調整策略,不宜採用過於強硬的管理手法。
投資環境:綠色能源,越南投資新戰場
就投資環境來看,越南全國共 336 個工業區,有各自產業特色及激勵方案。例如,胡志明市是資訊技術集中地,薪資成本較高;平陽省群聚效應完整,但對部分產業(如染整業)管制嚴格;同奈則是未來國際機場興建地,頗具潛力。在設廠前皆需多方評估。
今年以來,越南陸續傳出電力短缺的疑慮,加上歐美供應鏈對永續要求愈趨嚴格,ESG 低碳節能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企業最好針對綠能提早佈局,包含河內地區的水電、南部風電、企業自設太陽能板或進行綠電交易,都是可能選項。
為了解決能源缺口,越南也在今年 7 月通過新法令。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指出:越南政府已公告「直接購電協議」(DPPA),當地工廠可以直接向再生能源業者購買電力。這項新措施不僅回應產業界擔憂的缺電問題,對於跨國企業取得綠色能源更是一大鬆綁。
永豐銀行深耕綠色金融,在台灣綠能融資領域佔有重要地位,承接全台三分之一的太陽能電廠融資,並首創綠電交易信託平台。這些經驗應用到越南後,也推出了符合當地法規的方案,協助台商解決綠能需求。
※延伸閱讀:綠電怎麼買?中小企業如何投入綠電交易?
金融法規:外匯高管制,跨境融資需要銀行「神隊友」
外匯與融資上,楊家正特別提醒, 越南屬於高外匯管制國家,台商匯出股利所得,必須附上交易憑據(合約、發票或出口報關單等);外債匯入越南也要提供合約,如果是中長期借款,還得取得越南央行核准。 這些資金進出方案,都需要企業及早準備。
針對這些資金進出的困擾,銀行便是關鍵神隊友。永豐銀行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在跨境匯入匯出上都有完善路徑,五分鐘就能入帳。
楊家正說道:「永豐銀行能有效進行跨境整合,做資源最大運用。很多台商剛進軍越南,主要資源仍在台灣,我們也可以從台灣做融資起頭,透過境內外合作,提供全面性方案。」
看好東南亞市場潛力,永豐銀行除了已扎根 20 年的越南分行,未來將持續擴點,提供台商新南向投資最好助力。同時,當前的環境,提供單一服務已經不夠,鼎新與永豐銀行將深化合作,並透過產業知識平台「就享知」,從線上內容到線下活動,持續提供中小企業專業知識引導,擴展營運。
※延伸閱讀:到越南投資,如果有金融服務需求該怎麼辦?
更多產業趨勢新知與活動,請上知識平台「就享知」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就享知 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