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善待他人也要懂得保護自己!學會4個心理學技巧,誰都不能傷到你

2018-05-02 整理‧撰文 李宥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職場上,你是否曾經遇過情緒管理不佳,總是莫名對你咆哮的主管?團隊裡總有些人死不認錯,把錯全推給你?你一想到他們,總讓你壓力驟增,滿腹委屈,恨不得遠離他們,卻又顯得毫無招架之力。

《別等到被欺負才懂這些事》作者、衝突協商權威比爾.艾迪(Bill Eddy)和知名臨床社工師喬姬.蒂斯達夫諾(Georgi DiStefano)將這些人稱為「高衝突人士」(high-conflict people),面臨他們的挑釁,只要善用心理學 4 步驟,你也可以從委屈自己中解放,優雅駕馭人際關係。

面對喜怒無常的主管,你深知無論你做得再完美,仍會受到他們的挑剔,所以下意識地想避開他們。然而專家指出,逃避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因此被孤立,受到更嚴重的攻擊。所以專家列舉出一些方法,像是在第一時間面對衝突時,先盡力緩和對方情緒,觀察主管的行事作風,分析所有有助於你的選項,記得不帶心機地以簡短、友善的態度做出回應,或是透過在工作上結交朋友,都非常有助於你從容地與高衝突主管相處。

接下來,專家將會透過案例一步步告訴你,如何以自信之姿,重新找回相處上的掌控力。

仔細觀察,誰是你生活中的高衝突人士?

會影響你情緒的高衝突人士多以自我為中心,對於自己帶給別人的困擾,毫無自知之明,也沒想過要改變自己,甚至變本加厲使周遭的人感到厭倦。這群人通常有以下行為特徵:

  • 愛指責與抱怨別人
  • 思考模式非黑即白
  • 有毒情緒隨意發洩
  • 行為極端讓人抓狂

其實,他們的內心充滿恐懼,害怕處於弱勢,所以常不自覺的扭曲周遭人事,思考極端,驟下結論,表現出具有攻擊性的言語或行為。看到這裡,你也許想知道該如何改變他們,專家卻表示:「 不要奢望他們會改變,因為高衝突人士往往拒絕改變,試圖糾正只會觸怒他們,一旦陷入衝突漩渦,就更難將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之上。

善用 CARS 法則,培養自己自信回應的氣場

CARS 衝突管理法包括 4 大心理技巧,有時運用同理心、關心與尊重(Empathy, Attention, and Respect,簡稱 EAR)架起溝通橋梁就能解決問題,但有時還必須設定行為界線來保護自己。

技巧一、以同理心、關心與尊重架起溝通橋樑(Connect with EAR Statements)

你可能不曉得高衝突人士所表現出的挑釁行為或尖銳話語,是他們處心積慮博取你關心和尊重的方式。同時,因為多數人在遭受責罵或攻擊時,常本能地採取反擊,反倒容易使高衝突人士失去理性,升高他們的攻擊情緒,最後發生事與願違的結果。

你可以採取 EAR 溝通法,運用同理心、關心與尊重的話術,顯示出他的話你有在聆聽,使對方的情緒冷靜下來,進一步聽進你的建議,但這通常違反我們的本能,所以需要多多練習。

例如,在面對衝突時,你可以說「我知道要處理這種問題很不容易。」展現同理,接著表現出尊重對方的態度,像是「你的資料整理的真好,真是個井井有條的人。」但是切記, 對人表達同理心,目的是為了安撫情緒,轉移他們的痛苦、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你不必全盤接受抱怨內容。

技巧二、分析最佳選項(Analyze Options)

當你控制了緊張的情勢後,便可以開始考量你的選項和解決方案。首先,先列出幾個可能達成共識的選項,並透過詢問自己幾個問題,逐一分析選項的優劣:

  • 這個方案在執行上是否可行?
  • 這個方案能否有效解決問題,或控制問題不再擴大?
  • 有可能發生什麼意外?如果發生,該如何因應?

也許這些問題無法一次性的完全抑制高衝突人士所製造出來的麻煩,但專家建議我們,記住「 10%法則 」。試想短時間內減去 10% 體脂肪、負債減少 10% 等,就表示情況大幅的改善了 10%。所以,現在先試著讓情況改善 10% 就好。

舉例來說,若老闆以高分貝、不專業的態度對你講話時,你可以:舉手示意對方「暫停一下」,並溫和地說說「請等一下,也許我們可以到會議室詳談,避免打擾其他同事,也保持我們之間的隱私。」或是以主動提案代替直接回應,先提出意見,說明誰該在何時何處做什麼,讓對方提問、等待他們的回應,藉此緩和他們的激烈情緒。

切記,若彼此之間的互動改善 10%,那一定能有效紓解你的壓力。

技巧三、對敵意與不實訊息有效回應(Respond to Hostility or Misinformation)

因為高衝突人士時常扭曲真實情況,有時會刻意散播不實謠言,也許你選擇視而不見,但專家認為,無視扭曲訊息和過度反應一樣糟糕。因此,試著先判斷不實訊息是否會影響所處環境,如果不會,你可以選擇忽略;但如果有誤的訊息可能影響整個組織,則可使用 BIFF 原則做出回應:回應簡短(brief)、訊息充分(informative)、態度友善(friendly)、立場堅定(firm)。

假如,有位員工因為一再犯錯而被解雇,人資主管事後收到了對方充滿挑釁的來信,要脅馬上給予他已索討多次的工作證明文件,好讓他能在新的工作面試中表現順利,否則將揭露公司的腐敗之處。

這位主管是這樣運用 BIFF 原則回應解雇的員工:「很高興聽到你得到新的工作面試機會,我由衷希望你找到一家適合你的公司,我把你需要的工作內容清單附在郵件中,希望對你有幫助!祝福你!」不隨多餘錯誤的訊息聞風起舞,成功的化解勞資糾紛。

技巧四、對不當行為設立界線(Sets limits on Misbehaviors)

當前述的做法都無法有效抑制高衝突人士的行為,這個時候就建議利用「設立界線」來保護自己。設立界線包含兩步驟:建立或指明規則(像是政策、流程或法條等),以及提出違反規則將遭受的合理後果。

比如說,同事一早在辦公室興奮的跟你閒聊周末行程,極力想結束對話的你,可以這樣說:「聽起來你的周末過的多彩多姿,但我得就此打住,趕緊完成這個報告,下午才能準時下班接兒子放學回家,下回再聊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自信,儘管過程可能使人身心俱疲,但若不採取行動,只會助長高衝突人士的極端行為。

專家建議我們,可以 多利用「難以改變的限制」作為「最有利的防衛武器」 ,避免令人感覺被針對,像是當有同事要求你從事某項你不願意做的行動時,可以試著這樣回應:「根據某項規則,我無權這麼做」、或是「因為我是被要求這麼做的,所以很抱歉得拒絕你的提議」,運用規範或權限等無法改變的原則,解釋客觀的「外在原因」,以避免後續可能的衝突。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別等到被欺負才懂這些事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2025-10-08 經理人X神坊資訊 有福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離職率曾高達2成的邁達特,如何逆轉人才流動困境?運用一站式員工福利管理平台「有福企®」,透過福利數位化實踐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