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olina Zimmerman via Pexels

財報如何把投資人騙得團團轉?識破舞弊手法,不被華麗數字鬼遮眼

2021-04-16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年給股東的信,都會透過一些小故事,闡述自己的投資思維。有一年的故事是這麼說的,一位重病患者照完 X 光,對醫生說:「我無法負擔這個手術,但是你願意接受一筆小錢,改一下 X 光片嗎? 」巴菲特用這個故事警告投資人,要留意藉著修改財報來隱瞞事業健康狀況的公司。

不論是利用 X 光片詐領保險金,或是修改財報吸引投資人,時間一長,因為問題本質沒解決,終究會爆發醜聞。但在短時間內,投資人難免上鉤受害。《財報詭計》作者霍華.薛利(Howard Schilit)指出,藉由修改財報來隱瞞事業健康狀況的會計手法,稱為「財務舞弊」。

如何避免上當?其實只要仔細閱讀盈餘、現金流、關鍵指標,就不會被這種「花招」欺騙。

操弄盈餘兩手法:誇大當期或未來利潤

一些沒有誠信的經理人,主要透過兩種手法來操弄盈餘,一是「誇大當期盈餘」,像是認列更多營收、延遲認列費用;二是「誇大未來盈餘」,比如隱瞞今天的營收,或是把未來的費用放到當期,美化下一期的獲利數字。

以史上最大會計詐騙案安隆(Enron)為例。安隆破產之前,營收成長迅猛,毛利卻非常微小。會有這種奇怪的組合,就是因為安隆認列更多營收。一般經紀商促成一筆價值 1 億美元、佣金 1% 的交易,會認列 100 萬(1 億 X 0.01)美元的佣金為營收和毛利(經紀商幾乎沒有直接成本);安隆則是反過來計算,毛利 100 萬不變,但誇大營收是 1.01 億美元,並虛構出 1 億美元的商品賣出成本。兩者相減毛利依舊是 100 萬,公司沒有多賣,也沒有多進貨,只是在報表上做手腳,營造出驚人成長的營收。

延伸閱讀:淘帝、康友財報接連出包!是勤業眾信會計師放水?還是池魚之殃?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出售通訊事業給晶片製造商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則是誇大未來盈餘的例子。簡單來說,販售通訊事業,英特爾只能得到一次收入。但如果用較便宜的價格把事業賣出,就能換到邁威爾未來兩年要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跟英特爾採購一定數量的半導體晶圓片。

對於投資人而言,販售事業得到的收入是一次性的,屬於業外收入,公司未來不會變好,所以評價不會上升;反之,產品以優於市場價格賣出表示公司有競爭力,兩年合約代表不用為未來的生意擔心,所以評價會上升。投資人不知道,這些成功跡象都來自一次性收入,而非本業變強,因此可能在股價過高時買進。等到股價恢復正常水準,只能自認倒霉。

現金流的盲點:在營業與投資活動間偷渡

安隆案爆發後,投資人漸漸認知到,公司可以透過「超前」認列營收或隱藏費用來操縱收益,這讓他們轉而依賴 「營運現金流」 數字。所謂的營運現金流,是指一家公司進行「營業活動」的現金變化,就是賣產品賺多少錢、生產花多少錢。 它與「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創造的現金流,一起被列在「現金流量表」上。

問題在於,相對於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投資人更在乎營運活動所創造的現金,甚至有些投資人只看營運現金流。因此,一些「聰明」的經理人發現,只要他把現金流入的項目,從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轉移到營運活動,就能快速抓住投資人的眼球。

舉例來說,網飛(Netflix)在成立初期,是一家郵寄電影租賃公司,最大支出是買進租給客戶的 DVD。照理來說,DVD 是網飛的存貨,所以花錢買進,代表營運現金流會減少。不過,網飛認為 DVD 是資產,因此要列入投資活動。換句話說,原本是減少營運現金流,變成減少投資現金流。營運現金流被誇大了,但由於投資人不看投資現金流,所以只會以為網飛的現金流「很好看」。

績效指標「很多變」,數字也可能說謊

薛利指出,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代表一家公司「過去」的財務狀況。但只要經理人提供正確的資訊(營收、成本、現金流),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數字都能用來預測未來。不過,為了更精確的評估公司,一些投資人想要更多資訊,最好跟未來有關;所以管理層開始給出一些能反映公司近期經營表現的數字,像是績效指標

較具代表性的績效指標是「替代營收」,就是跟近期銷售、未來需求與定價能力有關的訊息。舉例來說,航空公司可能揭露載客率(load factor,座位被填滿的比例)、入口網站可能會公開付費點擊(paid clicks)數字、零售業和餐飲業則是同店銷售(same-store sales,同等面積店面的銷售額)。

問題在於,績效指標通常不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涵蓋範圍之內,所以即使同一家公司,每年的計算方式可能都會不一樣。

過去,每當時裝品牌 Coach 將商店面積擴大 15% 以上,會先把這些商店的銷售金額從比較基準排除,直到完成擴展店面的一年後。因為較大型的店面通常會有更多銷售金額,在未完成正式擴展之前(但面積已經變大)跟同等面積的商店比較,明顯不公平。

然而,Coach 從 2014 年開始,不再把這些擴大中的店面排除在外,這意味同店銷售的增加。而原本它們該年的同店銷售正在減緩。毫無疑問,這是掩蓋銷售成績下滑的行為。

薛利總結,他沒有比其他分析師更聰明或更努力工作,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思維閱讀財報。比如說,在一個成熟穩定的產業,突然有一家公司異軍突起,但產品或商業模式跟競業毫無不同(安隆就是如此)。此時,比起只相信領導者的魅力,他更願意懷疑,是否存在被隱蔽的真相?也正是因為這種鑑識心態,讓他得以發現那些公司隱藏的事情。

繼續閱讀 金融業 理財
相關文章

財報詭計

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氣機科技

從氣場到職場:科技氣功如何成為高敏感世代的專注解方

2025-07-24 經理人 X 氣機科技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快速轉動、資訊爆炸的現代職場中,越來越多高敏感特質的年輕人,正面臨著專注力下降、情緒起伏與環境干擾的雙重壓力。他們對光線、聲音、甚至他人情緒的感知更敏銳,能量場的穩定與否,往往決定了他們當日的工作表現。

而在這樣的處境中,傳統文化中早已存在的「氣場」概念,開始重新被看見。科技氣功不只是身體鍛鍊,更可能成為一種調節神經、穩定情緒、提升專注的內在實踐。本文將從李嗣涔博士的研究出發,探討古老氣功如何以科學方法,回應高敏感世代的職場挑戰。

在中醫與道家文化中,「氣」與「炁」一直是難以言說卻深具影響力的概念。古書有云:「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但當代人若以科學角度來審視這些語彙,往往只看到語義的模糊與不可驗證性。然而,台灣大學前校長李嗣涔博士不僅不迴避這些爭議,更將其視為跨越科學與哲學邊界的重要入口。

在他主持的《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解開道家氣與炁之謎 Ep.5》中,深入探討「氣」與「炁」的分野,並透過虛實醫學與實際保健案例,試圖揭開氣功對人體身心的實際效應。這不只是學術上的嘗試,更是對傳統智慧如何在當代落地的一次有力示範。

20220406_李嗣涔博士_012.jpg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李嗣涔博士
氣機科技

道家「氣」與「炁」的哲學與實踐意涵

氣與炁在字義與應用上絕非混用,對此李博士說明「氣」是一般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流轉於自然界與人體之間,常見於醫書與養生典籍中;而「炁」則為較高層次、接近精神性或天人合一層面的能量,常見於道家內丹術與高階修煉法中。

李博士進一步指出「炁」乃是天地未分、混沌之氣,內含原始生命本源,因此在許多高層道家練功體系中,「炁」才是練功真正追求的對象,這一區別不僅是名詞上的分化,更對氣功修練的路徑與方法產生根本影響。因此「氣」與「炁」就像兩個世界,如同太極。

虛實醫學的整合觀點

在對「虛實醫學」的理解上,李嗣涔博士並未侷限於傳統中醫與西醫的對比,而是引入了「訊息」的觀念,拓展對氣功與療癒的解釋視角。他引用如同類療法(Homeopathy)為例,說明現代醫學雖難以測得其藥物濃度,卻能見其療效,原因即在於藥水中留有物質的「訊息」,而非物質本身。這種觀點挑戰了傳統西醫的實體藥理觀,與東方「氣」所蘊含的非物質性特質不謀而合。

在這個脈絡下,「虛實醫學」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透過「訊息科學」概念將兩者融合。例如氣功所傳遞的不只是能量,更是一種信息可以被人體細胞接收、回應並產生療效。這些觀點讓我們重新理解氣功發炁、針灸、乃至心理暗示的效應,其關鍵並非來自藥物或外在作用力的強弱,而是其訊息能否精準與人體產生共振。

氣功保健的科學實證與實際應用

李博士也在影片中介紹了訊息醫學與氣功應用於實際療癒過程中的案例與手法。其中一例為「南氏過敏療法」,透過測試個體對特定物質的過敏反應,將該過敏原的訊息記錄於玻璃瓶中,再讓患者每日接觸訊息瓶,逐步消除對該物質的過敏。

2025-06-11 12 50 41.jpg
【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解開道家氣與炁之謎 Ep.5】
氣機科技

此療法雖不涉及藥物或外科干預,但臨床回饋顯示其確實能改善鼻炎、皮膚過敏等慢性症狀。李博士指出,這種方式可對應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病源常來自體內能量場的失衡,而非單純物質侵擾。此外,氣功在實務中也能透過調整人體經絡與氣場,對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帶來緩解作用。這些例子證明,當代氣功已不再停留在哲理層面,而是逐步進入實務保健與科學觀察的領域。

對高敏感特質者而言,外界的能量擾動往往直接影響其神經系統狀態,例如開放式辦公室中的噪音、人際張力,或空間氣場的混亂,都可能使其無法集中精神。李博士的研究指出,氣功透過調整氣場與經絡運行,有助於穩定情緒反應。特別是當身體內部的能量流動順暢時,人們對外在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專注力」則相對提升。這對於須長時間使用腦力或處於高壓環境的職場人群而言,是一種更為細膩的支持途徑。

從經絡圖到腦波圖,李嗣涔博士的研究,提供的不僅是氣功實證化的實驗片段,更是一次對東方思想與西方科學融合可能的前瞻探索。在今日醫療資源有限、慢性病成為主流威脅的背景下,氣功所代表的內修外養方式,或許正提供了一條補充醫療與促進健康的新可能。

隨著「高敏感」不再被視為弱點,而是需要被理解與支持的特質,氣功這門融合古今的技藝,也正從修煉殿堂走入開放職場、遠距辦公與數位生活中,成為一種自我照護的新選項。這不是對神秘主義的迎合,而是一種謙遜與嚴謹的科學態度。氣功的下一哩路,不再只是古人的修煉密法,也可能成為現代人的日常養生指南。

Vita大合照_0.jpg
完成以下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氣機科技高價值好禮!
氣機科技

✨ 7月來場能量探險遊戲 ✨

抽獎黑科技神器
就是你!加入李博士的能量獵人團,潛入 5 支YT影片尋找隱藏線索,答題蒐集碎片,就能抽 Aqive 氣機科技 #限量黑科技神器!

① 加入 Aqive 官方 LINE@ → 留言「能量獵人」
② 看影片解任務 →獲得1枚碎片
③ 集滿3枚碎片 → 抽獎限量科技神器!

Aqive 能量贈品:
隨機抽獎,只要過3關即可參加!
✯《晶炁 》3 位 ✯《盒炁 》2 位 ✯《撓定 Vita 》1 位

活動期間|7月開始,將於8月抽獎並於 LINE 公布中獎名單!

▶ 進入 LINE@ 任務入口|lin.ee/E0i2NFK
▶ 立即觀看五支影片|https://tw.psee.ly/7rc432

515142788_1085165227008181_6718326894584525334_n_0
氣機科技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