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olina Zimmerman via Pexels

財報如何把投資人騙得團團轉?識破舞弊手法,不被華麗數字鬼遮眼

2021-04-16 整理‧撰文 高士閔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年給股東的信,都會透過一些小故事,闡述自己的投資思維。有一年的故事是這麼說的,一位重病患者照完 X 光,對醫生說:「我無法負擔這個手術,但是你願意接受一筆小錢,改一下 X 光片嗎? 」巴菲特用這個故事警告投資人,要留意藉著修改財報來隱瞞事業健康狀況的公司。

不論是利用 X 光片詐領保險金,或是修改財報吸引投資人,時間一長,因為問題本質沒解決,終究會爆發醜聞。但在短時間內,投資人難免上鉤受害。《財報詭計》作者霍華.薛利(Howard Schilit)指出,藉由修改財報來隱瞞事業健康狀況的會計手法,稱為「財務舞弊」。

如何避免上當?其實只要仔細閱讀盈餘、現金流、關鍵指標,就不會被這種「花招」欺騙。

操弄盈餘兩手法:誇大當期或未來利潤

一些沒有誠信的經理人,主要透過兩種手法來操弄盈餘,一是「誇大當期盈餘」,像是認列更多營收、延遲認列費用;二是「誇大未來盈餘」,比如隱瞞今天的營收,或是把未來的費用放到當期,美化下一期的獲利數字。

以史上最大會計詐騙案安隆(Enron)為例。安隆破產之前,營收成長迅猛,毛利卻非常微小。會有這種奇怪的組合,就是因為安隆認列更多營收。一般經紀商促成一筆價值 1 億美元、佣金 1% 的交易,會認列 100 萬(1 億 X 0.01)美元的佣金為營收和毛利(經紀商幾乎沒有直接成本);安隆則是反過來計算,毛利 100 萬不變,但誇大營收是 1.01 億美元,並虛構出 1 億美元的商品賣出成本。兩者相減毛利依舊是 100 萬,公司沒有多賣,也沒有多進貨,只是在報表上做手腳,營造出驚人成長的營收。

延伸閱讀:淘帝、康友財報接連出包!是勤業眾信會計師放水?還是池魚之殃?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出售通訊事業給晶片製造商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則是誇大未來盈餘的例子。簡單來說,販售通訊事業,英特爾只能得到一次收入。但如果用較便宜的價格把事業賣出,就能換到邁威爾未來兩年要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跟英特爾採購一定數量的半導體晶圓片。

對於投資人而言,販售事業得到的收入是一次性的,屬於業外收入,公司未來不會變好,所以評價不會上升;反之,產品以優於市場價格賣出表示公司有競爭力,兩年合約代表不用為未來的生意擔心,所以評價會上升。投資人不知道,這些成功跡象都來自一次性收入,而非本業變強,因此可能在股價過高時買進。等到股價恢復正常水準,只能自認倒霉。

現金流的盲點:在營業與投資活動間偷渡

安隆案爆發後,投資人漸漸認知到,公司可以透過「超前」認列營收或隱藏費用來操縱收益,這讓他們轉而依賴 「營運現金流」 數字。所謂的營運現金流,是指一家公司進行「營業活動」的現金變化,就是賣產品賺多少錢、生產花多少錢。 它與「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創造的現金流,一起被列在「現金流量表」上。

問題在於,相對於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投資人更在乎營運活動所創造的現金,甚至有些投資人只看營運現金流。因此,一些「聰明」的經理人發現,只要他把現金流入的項目,從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轉移到營運活動,就能快速抓住投資人的眼球。

舉例來說,網飛(Netflix)在成立初期,是一家郵寄電影租賃公司,最大支出是買進租給客戶的 DVD。照理來說,DVD 是網飛的存貨,所以花錢買進,代表營運現金流會減少。不過,網飛認為 DVD 是資產,因此要列入投資活動。換句話說,原本是減少營運現金流,變成減少投資現金流。營運現金流被誇大了,但由於投資人不看投資現金流,所以只會以為網飛的現金流「很好看」。

績效指標「很多變」,數字也可能說謊

薛利指出,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代表一家公司「過去」的財務狀況。但只要經理人提供正確的資訊(營收、成本、現金流),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數字都能用來預測未來。不過,為了更精確的評估公司,一些投資人想要更多資訊,最好跟未來有關;所以管理層開始給出一些能反映公司近期經營表現的數字,像是績效指標

較具代表性的績效指標是「替代營收」,就是跟近期銷售、未來需求與定價能力有關的訊息。舉例來說,航空公司可能揭露載客率(load factor,座位被填滿的比例)、入口網站可能會公開付費點擊(paid clicks)數字、零售業和餐飲業則是同店銷售(same-store sales,同等面積店面的銷售額)。

問題在於,績效指標通常不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涵蓋範圍之內,所以即使同一家公司,每年的計算方式可能都會不一樣。

過去,每當時裝品牌 Coach 將商店面積擴大 15% 以上,會先把這些商店的銷售金額從比較基準排除,直到完成擴展店面的一年後。因為較大型的店面通常會有更多銷售金額,在未完成正式擴展之前(但面積已經變大)跟同等面積的商店比較,明顯不公平。

然而,Coach 從 2014 年開始,不再把這些擴大中的店面排除在外,這意味同店銷售的增加。而原本它們該年的同店銷售正在減緩。毫無疑問,這是掩蓋銷售成績下滑的行為。

薛利總結,他沒有比其他分析師更聰明或更努力工作,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思維閱讀財報。比如說,在一個成熟穩定的產業,突然有一家公司異軍突起,但產品或商業模式跟競業毫無不同(安隆就是如此)。此時,比起只相信領導者的魅力,他更願意懷疑,是否存在被隱蔽的真相?也正是因為這種鑑識心態,讓他得以發現那些公司隱藏的事情。

繼續閱讀 金融業 理財
相關文章

財報詭計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