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理性與感性:談公平理論

2014-11-1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出自於史黛西.亞當斯(Stacey Adams)於1963年的論 文〈面對不公平〉(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該論文指出,人們會「比較」自己與別人的所得,如果覺得公平便會維持現狀;如果不公平,便會採取行動來消除這不公平的現象。

一般人會採取的行動主要有6種,像是覺得年終獎金發放的不公平,有人會消極說少拿就少做事(員工改變付 出),老闆補償少發的員工(改變獲得),也有人會努力溝通(改變別人認知),尋求宗教的解脫(改變自己認知),也有人開始批評別人逢迎諂媚來為自己找藉口(改變比較基準),或是甚至是離職(離開環境)。這些舉動都是為了消弭「不公平」的感覺。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公平」並不一定要「平分」, 聰明的經理人需要有更多的創意,例如當員工要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工作時,經理人就會遊說員工:「雖然現在薪水不高,但是未來將有較多學習機會與較佳的願景。」 如果對員工來說「較低的薪水+機會與願景≧ 較高的薪 水」,這位員工便可能會留下來。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