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付出=收穫?老闆才不只看這個!懂了加薪鐵三角,薪水三秒跳!

2015-10-28 整理‧編輯 楊修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覺得自己比別人努力,就一定會比別人得到更多。會這麼想的人不少,卻陷入了「付出=收穫」的盲點。

擁有團隊關係輔導經驗超過20年的江緯辰,在為一些公司進行企業訓練時,常常聽到很多員工抱怨,自己明明很努力、很認真,別人都下班了,他還留在公司處理事情,一天到晚忙得要死,卻一點都不受重視,連一個行政助理的薪水都比他高,這樣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其實,這些人沒搞清楚,現在已經不是當「苦勞」就有錢賺的時代了。現在大家在意的,是你的表現有沒有符合「加薪鐵三角」。

想要加薪?你必須具備這些態度

所謂的「加薪鐵三角」,指的是「態度」「不可替代性」和「貢獻度」,是否達到讓公司滿意的平衡地步?以及最重要的:你的內心有沒有一股自願「向上提升的動力」?這股向上提升的動力,是讓鐵三角完備的必要支撐力,如果少了這個力量,鐵三角必定無法長久穩固。

例如,有一種員工,他們對上司永遠態度滿分,貢獻度也不差,甚至擁有極高的不可替代性,但他們卻因為缺乏向上提升的動力,導致競爭力愈來愈貧乏;偏偏他們又害怕失去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最後不但只會死咬著自己的位置和權責不放,也不敢提拔後進,漸漸開始阻礙公司的人事正常流程。

可是上司又被他們的表現態度哄得服服貼貼的,久而久之,公司會發現內部冗員愈來愈多、開支愈來愈大,收益卻愈來愈少。一旦公司發現真正問題所在,這些缺乏向上提升動力的員工,即使滿足鐵三角的三項條件,也無法讓公司再為自己加薪。

所以,每一個員工如果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公司順利活下去,只要問自己4個問題:我的工作態度好不好?不可替代性高不高?貢獻度足不足夠?我有沒有強烈向上提升的渴望?

一般來說,除了身為基礎的「向上提升的動力」是必要條件外,在這個鐵三角中,員工如果有兩個以上的項目突出,主管就不太會對你做出不善的舉動;相反的,如果少於兩項,恐怕就得萬分小心。

加薪鐵三角的六大類型

不過這種「二分法」當然不是絕對,江緯辰將職場人才大致做了以下六種分類:

保值型:不可替代性高、貢獻度高、態度好。

這種類型的人比較有自己的主見,邏輯性強,同時擅長溝通協調,是公司的最愛。

潛力型:不可替代性高、貢獻度低、態度好。

這類型的人雖然眼前沒有什麼貢獻,只要主管知人善任,將他放在恰當的位置上,他很快就可以發揮最佳產值。

拿翹型:不可替代性高、貢獻度高、態度差。

這類型的人總讓老闆又愛又恨,你可以說他恃寵而驕,偏偏公司少了他就如同少了一塊肉,讓老闆只能怨嘆是不是上輩子欠他的。

籌碼型:不可替代性低、貢獻度高、態度好。

不可替代性低,表示滿街都是可以做相同工作的人,可是這類型的人卻能在職務上做得比別人更亮眼。大家都知道,現在業務滿街跑,但如果沒有這些業務的高度貢獻,公司的營運恐怕會大受影響。

奴才型:不可替代性低,貢獻度低、態度好。

這樣的人簡單來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平常既沒貢獻,又沒有特別的技能,偏偏總是陪著一張認真的笑臉,讓人想宰都宰不下去。不過這種人如果不懂得充實自己,遲早會成為被宰一族。

必死型:貢獻度低、態度差。

這兩樣都做不好,不管他的不可替代性有多高,公司都不會容忍他的。

那些只知道付出苦勞的人,通常屬於上述的「奴才型」,他們的工作特徵是日復一日做著大同小異的工作,不管怎麼努力認真,卻苦於沒有貢獻度,又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能。公司只要找到能做這工作、要價不高、態度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了,當然不容易受重視。

同樣的工作,有人愈做愈沒勁,卻也有人能把它當成跳板,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你能不能努力調整,讓加薪鐵三角達到平衡,不再把自己只當苦勞看待了。

(本文選自《SOP+》,智言館出版)

圖片來源 \ Northern Ireland Executive via Flickr,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1.最該被升職加薪的9種人!你是其中一種嗎?
2.有這7個壞習慣,加薪升遷都無望!
3.要加薪,想升遷?這10件事一定要做對!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