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贏在起跑點!20 幾歲時就要學會的 4 件事

2016-08-29 編譯.撰文 陳愛鈞

「什麼是我在 20 幾歲就該學習的事?」

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副總裁 Eugene Lazutkin、美國《赫芬頓郵報》專欄作者 Mudit Kakkar 以及新創公司 myCarson 執行長 Chris Herd 都在知名問答網站 Quora 提出他們的經驗談:

1. 和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相處

選擇和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相處,長期耳濡目染下,你會變得更好。幾個例子可以證明,首先,兒童心理發展研究已經證實 IQ 是會改變的,長期下來,個人 IQ 會趨向於團體 IQ 的平均值。

也就是說,團體中比較笨的人會變得愈來愈聰明,團體中比較聰明的人則會變得比較笨。此外,翻閱那些曾被大家稱為天才的人物史料,會發現他們身旁的朋友也一樣不容小覷。

如果你發現你是朋友群中最聰明的人,無法朋友身上找到學習之處,那你會很難有所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多閱讀書籍、文章、參加學術性講座,勇敢踏出舒適圈去認識更多的人吧,否則你將只會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2. 有天分的人不一定會成功,成功來自於勤奮不懈的努力

加拿大暢銷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曾經提出「一萬小時的黃金法則」:如果你想真正精通某一領域,那你應該花至少一萬小時練習。

一萬小時代表需要每天平均三小時,連續十年不中斷。

這有許多經典例子可以證明,像是莫札特寫出經典的第九號鋼琴協奏曲時,已持續創作協奏曲 10 年;英國搖滾天團披頭四(Beatles)在 1964 年造成旋風前,已經做過超過 1200 小時的演出,加上背後的練習,遠遠超過一萬小時。

為了在你所選擇的領域達到專精,應該盡可能的減少非核心活動,挑出核心活動專注努力。舉例來說,為了成為公司的超級業務,要花大量時間做好顧客關係管理。

在這個情況下,與顧客聯繫就是核心活動,若是花太多時間在收發信件、開會等非核心活動,即使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見得能成為頂級業務。

3. 持續學習,充實自我

一萬小時的黃金法則指的是持續在某個領域努力一萬個小時,你就會成為專家,而持續閱讀則沒有限定是某個領域,也就是你可以廣泛的大量閱讀。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每天大量閱讀,從外文期刊、雜誌到社論,是從年少時就建立的好習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定期會在部落格推薦書單;Facebook 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曾許下每兩週讀一本書的承諾,因為他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夠完整地瞭解一項議題,滿足媒體無法完成的事。優秀的人即使日理萬機,也不會停止閱讀。

研究顯示,有大約 42% 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不再閱讀任何書籍,所以只要你持續閱讀,就可以大幅超越其他人。一旦你累積了大量閱讀的能力之後,你的大腦會開始擁有組織知識的能力,這個能力能夠幫你篩選有用的知識,幫助你做知識管理。

成功永遠不嫌晚,持續學習,你也可以成為更好或更聰明的人。

4. 做你喜歡的事情

賈伯斯曾說:

「你的工作會填滿你大部分的人生,能真正感到滿足的方法,就是去做你認為偉大的事情。要做出偉大的事,唯一方法就是做你愛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件事,那你應該繼續找。」

選擇工作與進行職涯規劃時,我們常被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選擇給框架,習慣待在安逸的舒適圈。但這樣的一生,並不會真正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追求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並享受其中,那股動力會讓你有機會為這個世界增加價值。例如企業家透過解決大規模的問題和創造就業機會;一個運動員藉由扣人心弦的運動表現,創造民族自豪感。

即使還沒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不要氣餒,有些人會比較早找到熱情所在,有些人比較晚,這完全正常。最重要的事情是持續尋找,不要甘於平淡的生活。

延伸閱讀 /

  1. 莫札特不是天才兒童,從「熟練」蛻變成「卓越」的練習法則
  2. 李開復的讀書建議:每年讀100本書!

文章來源 / Quora
圖片來源 / Francisco Osorio via flickr , CC licensed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