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你早上還在賴床時,成功人士就已經完成的 12 件事

2014-01-26 編譯‧整理 王紫炘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昨晚煩惱半天的事情,早上忽然變得沒什麼了不起,一下就思考出解決的辦法?事實上,這是有研究根據的。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Roy Baumeister 發現:「意志力就像肌肉,過度使用以後就會變得疲乏。」這也難怪常常在一天疲累的工作後,總會失控大吃,實在是意志力已經太過疲累、無法運作了啊。

相反的,早晨就變成一天中意志力最堅強的時刻。此時的人們會更樂觀積極,也更能夠迎接困難的挑戰。所以成功者總是把握早晨的時光,在上班後別人的優先事項擠進來之前,就先在一天的開始,完成了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

成功者都在早上做什麼?Business Insider 從 Laura Vanderkam 所著的《成功人士在早餐前做的事》一書中,歸納了 12 項成功人士早晨會做的事:

1. 他們都很早起 

因為成功人士一進辦公室,時間就會被電話、會議還有突如其來的危機處理給淹沒,所以他們比太陽更早起,保留一段不被干擾的晨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國一項對企業經營者所做的問卷調查中,有 90% 的受訪者會在 6 點以前起床,像是百事可樂的 CEO 4 點起床、7 點進公司,迪士尼的 CEO 4 點半就起床閱讀......

而且,他們要是不早起,怎麼有時間做以下 11 件事呢?

2. 他們做運動

做瑜伽、慢跑、舉啞鈴、上健身房......。那些有錢又有權的人士,早晨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運動。Vanderkam 認為,早餐前的運動,可以幫助排解一天的壓力、抵消高脂的飲食、還有助於睡眠品質,她說:「若這些超級忙碌的人,都願意花時間運動,表示運動真的很重要。」

3. 他們開始做最重要的公事

早晨安靜不被打擾,是處理重要公事最理想的時刻。在你必須應付起床的孩子之前,在進公司面對老闆和員工的需求之前,全神貫注地將重要的事情處理完成。

4. 做自己最熱愛的事

你有沒有熱衷的興趣?比方說:寫小說、或是藝術創作。在一天的工作後,你覺得又累又餓,沒有精神與力氣去做這些真正想做的事情。這實在太可惜了!所以成功的人才會在上班之前,花點時間在這些個人鍾愛的事情上。

比方說芝加哥大學的歷史教授 Charlotte Walker 想寫一本關於西非政治宗教的書,因此固定在早晨 6 點到 9 點,研讀資料、並寫個幾頁的文章。

5. 和家人享受有品質的相處時光

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某些成功者來說非常重要,無論是為孩子說個故事、或煮頓豐盛的早餐都好。Judi 是一位紐約的財務規劃師,起床後她會幫孩子穿衣服、鋪床,有時一起做美勞,她會做好早餐,和孩子們一起在餐桌旁聊天。她說:「這 45 分鐘,是我一天中最寶貴的時光了。」

6. 和另一半聯絡感情

經過一天的工作,晚上身心俱疲的回家,有時還要張羅晚餐,常常不自覺地擺個臭臉、懶得說話,工作的壓力著實對夫妻感情有很大的殺傷力。因此,很多成功者會在早晨和另一半聯絡感情,比方說貝萊德的總經理 Obie McKenzie,每天早上從郊區通勤到紐約市中心上班的一個多小時,會和老婆互相聊聊工作、生活,還有家庭一些日常的瑣事與一周計劃。

7. 咖啡交流 

早晨是和人交流的絕佳時光,找些朋友或工作上的夥伴一起喝杯咖啡或吃個早餐。你會覺得心靈充實、頭腦清晰,因此激發出更多創意的點子。

8. 沈澱心靈的冥想

出門上班前,許多成功者會將自己投身於心靈活動之中,比方說:冥想、打坐禪修、禱告等。

9. 寫下感謝的事

進公司前,花幾分鐘的時間,寫下讓自己感恩的人、事、物,能夠幫助調整自己的位置與看事情的角度,讓你對老闆、員工或合作廠商產生不同的看法,找到斬新的視野。

10. 在最神清氣爽的時刻做計劃,擬定策略

在被時間淹沒之前,先做好一天、一周或一個月的規劃,能幫助工作上軌道。在早晨可以先做較大藍圖的思考,幫助你設定優先順序,以及一天的工作方向。曾擔任金融業高階主管的 Christine Galib,5 點就起床運動、閱讀聖經,然後在早餐前檢視接下來的工作事項,讓一天更有效率。

11. 檢查 email

雖然很多時間管理大師,建議早晨不要收發 email,但很多成功者的一天卻是從 email 開始。他們會快速瀏覽信箱,處理最緊急、需要快速回應的信件,並且用最清醒的神志來專注思考,回覆少數特別重要的 email。

12. 看新聞

不管是攤開報紙、聽廣播,或是用 iPad、手機瀏覽新聞、部落格或 Twitter,最成功的人,早餐前一定會瀏覽最新的頭條新聞。在他們出發去工作之前,就已經對世界所發生的事情聊若指掌,然後運用在公司的業務上。  

原文出處 / Business Insider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