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現在開始儲備幸福退休時光!中年不做、老會後悔的7件事

2014-04-15 整理 謝明彧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生命漸長,彷彿是人的一生成果驗收。有些人依舊接受各種挑戰、而且成熟圓潤受周遭喜愛,有些老人已經原地踏步如同死水,孤立而悲哀。

如何才能老得健康老得好?《別讓身體比你老》中指出,專家建議,45~55 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提早開始想老了之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55 歲就開始付諸行動。只要拉長準備期,老後就比較能找到多元的可能。

從中年開始積極籌劃,以下 7 件事,中年不做、老會後悔。

1. 維持「可以用很久」的身體

長年在安養護機構服務的社工王曉婷,對老後的建議是「最好不要用到機構!」

不要用到機構,就要從中年開始,維持健康、不失能。從國人的十大死因來看,血壓、血糖、體重、腰圍、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尿酸都應該控制好,就能照顧最常見的慢性病。

另外,善用政府提供的四癌篩檢(糞便潛血、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篩檢),更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說穿了,維持健康不外乎每日蔬果五七九、不過重、規律運動,定期健檢,從年輕就要學習照顧身體,因為身體還要用很久。

2. 戒菸

勸人戒菸,聽起來像陳腔濫調,但王曉婷說,「當你看到長期吸菸的老人家,連一口氣都喘不過來,真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事。」

台灣 40 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每6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就是因為吸菸造成呼吸道慢性發炎,使痰液堆積難以排出,導致呼吸困難,更遑論抽菸也會增加肺癌、食道癌、咽喉癌等風險。

3. 學會獨處

「這代老人沒有安排自己的習慣,永遠都在等誰來看他,不來就怨懟,計較著誰不來看,誰對我不好,」王曉婷觀察道。

因此,中年開始就要培養獨處的能力,有能力打理自己。萬一到了耳不聰、眼不明,連看電視、看報紙來消磨時間的能力都消失時,更要懂得和自己相處。

4. 培養 5 個以上的興趣

持續學習發展、修練心智,才能甩開老年人常會悲嘆的「老了沒有用」的感覺。

投入興趣通常需要花 5~10 年後才能樂在其中,如果想要老年生活有重心、有樂趣,從中年就要開始培養。

興趣可以很多面,有些可以抒解壓力,如欣賞文學、美術、音樂等;有些興趣可以刺激大腦,如學習新語言或樂器等;也有些興趣能發揮所長,達到社會參與,如當志工老師等。

專家建議,中年就應該培養5個以上的興趣,因為某些年輕時的興趣,如打球,老了之後可能無法繼續。

5. 決定老後住所

很多家庭都不討論,一直照顧老人家到某一天受不了,就將老人家送到養護中心。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認為,選擇老後住所,必須了解自己的個性與需求,除了硬體的房子外,還必須考慮軟體的「照護」。你打算在地終老?還是去機構養老?要去養生村還是好友共住?

如果在家裡終老,要選擇居家照顧,或社區裡的日間照顧?這些都應該提前思考,並和家人討論溝通。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郭慈安提出她學生的例子做為參考。她在美國教書時有三個小兒麻痺的學生,她們五十幾歲時,就在想共居的可能性,因為整合三個人的財產與存款,住其中一人比較寬敞的家,再共同找一名看護,或許三人老後的保障比較穩固。

她們三人討論了一年多後終於成真,共居在一起,現在三人出門購物就由這名看護開車。

在台灣,許多人常笑談,老後好友要一起住。說說玩笑話之餘,找一天實際坐下來規劃,並非不可能,歐美、日本都已經發展出共居住宅。

6. 擁有靈性生活

當身體功能退化衰老了,如何接受老,看待生命的不同階段?

王曉婷觀察,在養老院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比較心平氣和,比較不會不安或怨天尤人,對無常、死亡,較有定見。

靈性生活教我們怎麼生、更教我們怎麼死,教導我們如何看待人生。

「什麼宗教並不重要,真正算數的,是信仰、是靈魂,」《老得好優雅》作者齊諦斯特解釋。

7. 簽 DNR

或許在養護機構看多了醫療技術延長了老人家癱臥病榻的時間,活得沒有生命品質,慈徽老人養護中心主任李植芬拿出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來,認為這是老前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並不怕死亡,但怕死得很痛苦,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和家人討論人生如何謝幕。郭慈安認為,要練習和家人討論,透過一次次的溝通,會更清楚自己的想法。

其實,許多睿智老人家已經早早交代了身後事。

80 歲的作家黃春明在《康健》舉辦的兩代論壇灑脫地說,他已經交代兒子,如果他死了,燒成骨灰,也不用找地方放,每次兒子出門拿一把出去灑就好。喪禮就找兒童劇團免費演出,把他的遺照放在小小角落看得到演出就好。

雖然每個人對生命的期待與追求都不同,做好這7件事,或許比較能夠歡迎歲月這份禮物。

(本文出自《別讓身體比你老:解讀不生病的關鍵》,天下雜誌出版)

繼續閱讀 退休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