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社群媒體下一步!讓你不知不覺掏錢結帳......

2014-05-16 採訪、撰文 馬安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對行銷人員來說,公司的粉絲團除了張貼優惠訊息,還能有哪些功能? 什麼樣的內容在Facbook、Line這些社交媒體上發布最能吸引大家呢?

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4年「科技創新力」相關調查指出,臺灣社群媒體滲透率是全亞洲第一,國內Facebook 註冊會員超過 1,540 萬人,每天登入使用的人高達1,100 萬;Line的註冊戶也有1,700萬人,高居全球第三名。

對於一週有5天以上使用行動上網、而且過去6個月有使用APP的「指滑族」而言,他們最關心服飾配件、電子商務和教育學習三大主題的文章,企業可以掌握這個原則,搭配社群媒體數據分析,具體勾勒出消費者的喜好與購物習性,「黏」進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組長徐毓良進一步分析臺灣14種服務業共100個品牌的社群媒體操作,發現中式餐飲業的粉絲團多以張貼優惠訊息為主,而西式餐飲業可能因為規模較大,除了會透過贈送線上折價券衝高留言數量,也會運用O2O模式創造話題,例如消費者從手機獲得訊息或優惠券,再到實體店面享受服務。

徐毓良分析電子商務品牌社群操作策略,發現社群媒體已經從宣傳工具變成了強勢通路,只要增加互動次數,維持穩定的活躍度,就能達成灑網導購的效果,例如隨時隨地發布熱門商品資訊,讓粉絲團增加E-DM和「微論壇」的功能。

除此之外,女性傾向透過粉絲團進行網路購物,而男性卻常把粉絲團當成客服管道,「所以客群以男性為主的公司,不應該把社群媒體管理工作外包,因為公司自己才是最了解產品的人。」

「究竟該把社群媒體當成行銷工具、客服園地,還是購物平台,必須先思考企業想和消費者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徐毓良表示,社群媒體的行銷手法,已經從過去「請上網蒐尋…」轉變為「請加入粉絲團」,意味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從短期、功能性目的,變成維繫長期的互動關係

資策會副所長林玉凡認為,「指滑族」行為已經改變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溝通型態,未來企業必須透過「全通路」、「全時段」的行銷策略,找出任何一個可能觸及潛在顧客的管道發布訊息,如果能讓消費者更輕易地接觸到品牌,就能創造品牌忠誠度,或是帶動更多消費。

圖片來源 / It'sGreg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繼續閱讀 行銷 數位化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