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點影音的業務主要為影音行銷,自從影片產製流程整合 AI 後,2024 年產出的影片數量破千,遠高於一般製作公司每年產製約 100 支的數量。
如果你常滑IG,大概對KOL分享的「8周減重挑戰」不陌生,背後的推手Cofit,是一家年營收上看一億、擁有全台最多合作營養師的線上健康管理平台。
高雄住商不動產亞洲新灣區加盟店店長江炳賞善用 AI,讓物件「自己開口說故事」,模擬裝潢後的樣子,2024 年成交率增加 30~40%。
為了讓客戶產生需求,行銷人設計了層層關卡,例如請市調公司做競品分析,打造出差異化的宣傳,現在有了 AI,行銷人還有更多方法創造需求。
當企業想深入了解市場聲音,從社群媒體或論壇蒐集評論,逐一檢視貼文、留言,會遇到流程耗時,而且難以辨別意見好壞的情況,而 AI 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富比士》報導指出,儘管部分重複性、例行性任務會被自動化,但有5大行銷職位不僅不會被AI取代,反而因為AI的輔助而變得更有價值。
串流音樂市場成長趨緩,平台必須走向「質化戰」。年輕世代願意付費支持偶像,粉絲經濟正成為新引擎。在「串流 2.0」時代,KKBOX 如何轉型佈局市場?
語言學習平台 Speak 找李洋擔任英文最爛代言人,成功造成社群迴響,市場負責人分享行銷規畫的重點,以及專家點出活動成功的 4 個要素。
這個年代,愈正經愈沒人關注,大家滑短影音是為了消遣,而不是學習,即使吸收新知,也是偏輕薄簡短。短影音要有人看,就必須兼具3要素:有用、有趣、有共鳴。
大眾對 AI 生成內容的態度複雜且矛盾,品牌方和內容創作者該如何在善用 AI 效率的同時,維護消費者信任?
「蚵仔煎洋芋片」搭配梗圖互動,幽默手法成功引起關注,短短7天漲粉2.4萬,瀏覽數破900萬,帶動各零售通路銷售成長。
解決手機電量焦慮悄悄變成現代人的剛需,共享行動電源品牌ChargeSPOT 如何從觀光商圈打進日常生活,靠著借電生意,成為台灣共享行動電源的市占冠軍?
回想一下,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年輕人不再討論買房而開始說躺平?為什麼詐騙案件在打詐政策下反而創新高?這些事件可能只在一瞬間引爆,而且有跡可循。
你是否發現,最近咖啡廳、餐廳中,開心果口味的巧克力、咖啡、糕點愈來愈多?這股開心果熱潮,可以溯源到去年引起討論的「杜拜巧克力」。
為什麼保全公司和混凝土業者也要開始拍起短影音?據統計指出,Instagram Reels的月活躍用戶數約20億人,等於全球約每4人就有1人在觀看短影音,這讓B2B企業看見與潛在受眾直接對話的機會。
台灣最大連鎖二手機車行貳輪嶼執行長林弘毅認為公司缺乏相對年輕的機車族群,於是化身「戴蒙老闆」,創立「戴蒙老闆好機車」社群帳號,投入短影音拍攝。
日本綜合商社巨擘三井物產,影響力遍及全球,不僅在日本基礎食糧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近年更將事業版圖擴展至全球醫療健康領域。
要不要拍短影音?該由誰出鏡?是許多企業在經營自媒體時遇到的2大難題。耐德科技創辦人彭思齊選擇親自上場,經營自媒體帳號「雪倫的隱藏版生活」。
在距離彰化高鐵站20分鐘車程的牛奶坊廠房裡,是一箱箱堆到天花板、五顏六色的台農調味保久乳箱子。廠房對面是一片玉米田,很難想像,在這個地方,周末時會湧進顧客。
OnlyFans靠訂閱制與成人內容快速崛起,透過社群導流與創作者自營行銷策略建立商業帝國。然而,平台也面臨隱私爭議與轉型壓力,挑戰其長期穩定發展。
攤開 MR. LIVING 居家先生這 2 年推出的爆品:餐邊櫃、床墊、化妝桌、沙發,為何居家先生一出手,就能打造爆品?
「憤怒釣餌」這種新興的行銷模式,不僅使數位空間惡化,也影響品牌在社群上的生存空間。
Meta 開始在 Threads 測試廣告,觸及逾三億月活躍用戶社群,強調廣告主可將現有 Meta 廣告活動擴展至 Threads。
網路書店讀冊生活(TAAZE)近日因一篇行銷二手書的文案引發爭議,到底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