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紫炘
這是出自於《說苑‧君道》的小故事。
一天,齊景公與大臣們比賽射箭,齊景公沒有射中箭靶,但大臣們卻齊聲叫好。後來齊景公便向大臣弦章說:「自從我失去宰相晏子後,已有17年沒有人指出我的缺失了,我今天射箭沒中靶,但是那些大臣們卻仍然齊聲叫好。」
弦章回說:「這是因為大臣們才智不足,無法看到您的過失;勇氣不足,所以不敢直言進諫。但我聽說,君王喜歡穿什麼、吃什麼,大臣們就跟著穿什麼、吃什麼。如此看來,君王您是不是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呢?」
齊景公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向弦章說:「很好很好。聽了你的一席話,今天你是國君,我只能做臣子了。」剛好,那天漁民捕了新鮮的魚獲回來,齊景公馬上指示隨從,送了50車的魚獲要送給弦章。
弦章回家時,看到一車車的魚把路擠得水洩不通,懊惱地按著車伕的手說:「那些臣子之所以說好話,不就是為了得到這些魚嗎?過去晏子規諫國君的過失,不求任何獎賞;但現在的大臣就是為了求取利益才阿諛奉承,連國君的箭射到靶子之外,還異口同聲地讚美叫好。如今我對國君的勸諫,還沒有被人所仿效,卻要接受這些魚獲,不也和那些阿諛奉承的人一樣了嗎?」
所以,弦章最後把這些魚都退回去了。
小故事‧大啟示:
對部屬而言,如果對主管過度阿諛奉承,主管可能大多像齊景公一樣不會當面說出感受,反而在背地裡看輕那些大臣。
因此現代企業的員工不得不注意,如果對才智卓越的主管阿諛奉承或缺乏表現,容易被看輕;而如果對才智一般的主管阿諛奉承或缺乏表現,那便是看輕自己。
對主管而言,領導者喜歡什麼,部屬自然會跟著效法。如果主管喜歡聽好聽的話,部屬自然也愛說好聽的話,這樣怎麼能在背地怪罪部屬們,不說真話呢?
(本文取材自【林文政專欄】論東西方領導人的追隨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