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討厭老闆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但讓你繼續和他共事的方法只有兩個

2015-12-16 整理‧撰文 張良姿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早上開會老闆說我們太被動,但我每次主動提給老闆的專案,都沒有回音。」「對啊!我請老闆協助跟業務部溝通,老闆說好,但也都沒有結果。」「任務愈來愈多,薪水也沒因此增加,老闆也不會幫我們爭取福利。」「老闆只會為自己著想,不管我們死活。」

為什麼部屬的內心如此委屈?總是不吐不快?當事情無法如期完成,又因為老闆的回應太慢,部屬的不滿就更猖狂。

身為部屬,抱怨久了,容易陷入不開心的氛圍中,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種現象?

美國百大領導力思想領袖、企管教練史帝夫‧阿納森(Steve Arneson)提出了兩種方法,讓你上班不再委屈、不開心。

1.找出老闆的根本動機,了解他對你的期望

主管的根本動機跟他對你的期望是密切相關的,他希望你按照他的根本動機行動。所以,找出主管的根本動機,你與主管的工作關係就會獲得改善。

主管的根本動機可能來自以下7個典型驅力。

動機1.工作保障。他會怕失去這份工作,所以為了保住位子,他的每個行動與決策,都是為了「不要惹麻煩。以免被降罪」。他自然希望你也保持低調。

動機2.升遷。為了在公司裡出人頭地,他的所有行為都能收斂到這股「不斷往上爬」的渴望。因此他希望你能讓他風光體面。

動機3.創造財富。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更可觀的獎金。當然也會要求你全力追業績。

動機4.名聲。如果他很想出名,就會想盡辦法引起高層的注意。他可能希望你把重點放在達成目標,讓他成為巨星。

動機5.保持低調。他屬於極度保守、極度不願意冒險的人,所以從不採取大膽行動,他的做法就是盡可能不犯錯,盡可能低調、不引起注意。當然,你也一樣。

動機6.追求完美。他會竭盡所能讓工作成果符合自己預設的標準。他也許充滿使命感、只想做對的事,或者他極度地自我中心,喜歡事事插手。他希望你凡事按照他的意思做,而且不能抱怨。

動機7.希望被所有人喜歡。他做決策時會盡全力避開衝突。也希望你做選擇時,能避開衝突。

2.改變視角,重新寫下你與主管的故事

了解老闆行為背後的原因後,接著要著手改變你對主管的態度。

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在未釐清老闆的根本動機前,我們都活在自己所創造的故事裡。這個關於主管和你的故事,可能充滿迫害、背叛與不信任。也可能是關於錯失機會,或因為主管而有志難伸。

不論是什麼樣的情節,故事都只有一面:你是英雄,主管是大壞蛋。但是,每個故事都有兩面。不管你的故事為何,主管一定會有不同版本。

只是平常你一直告訴自己,也對別人說,說久了就變成了真實。但這一切不過是你為了合理化你們的關係,而自己創造的扭曲真實。

所以,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就必須先承認自己過去內心故事的偏頗,然後重新建立一個故事,來描述你和主管的關係。舉例來說:

  • 舊版內心故事:主管故意隱瞞某些資訊。
    新版內心故事:他沒有義務每次都告訴我所有事情,我想知道什麼,就主動問。

  • 舊版內心故事:主管對我的專案不感興趣,他的螢幕上從來沒有出現過我的專案。
    新版內心故事:主管的注意力在其他事上,但我仍然可以做出貢獻。

  • 舊版內心故事:主管不希望我和他的主管建立關係。
    新版內心故事:主管希望訊息保持一致,他也希望與高層保持良好、緊密的關係。

  • 舊版內心故事:主管故意打散我的團隊,他在整我。
    新版內心故事:他希望我更有餘裕,專注在重點發展領域,有更好的表現。

  • 舊版內心故事:主管根本不想聽我的想法。
    新版內心故事:他其實希望我提供想法,但我要用更多的證據說服他,才是實際的解決之道。

當你開始學習用客觀的角度談論主管後,你會發現,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同一件事,事態就會跟著轉變。

本文取材自《從此上班不委屈》,天下雜誌出版
圖片來源 / Frerieke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繼續閱讀 向上管理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