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對能幹的員工,通常會很愛惜,也不敢讓他們過度使用,一旦聽到他們說做不來,通常不會生氣。好員工對老闆說「不」,如果老闆會生氣,代表老闆不知珍惜。
看到主管只想躲得越遠越好?35 年資歷的人資主管鳥谷陽一告訴你,先了解上司的壓力來源,才能做好向上管理,擺脫問擾已久的職場焦慮感!
你可能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件事你追一下。」主管一句話就說完了,但作為下屬,你完全摸不著頭緒。什麼叫追?主管給的指令過於簡單,怎麼接?
主管交辦的工作,我從來沒做過,怎麼辦?怎樣溝通,才能接下這種讓人一無所知的任務呢?
不用數字說話的人不僅得不到協助、工作做不完,也無法贏得好評。
老闆百百種,有的蠻橫獨裁;有的籌碼不多易,只好以和為貴。身為員工,如果看不慣老闆,甚至於不對盤,該怎麼辦?
就算組織的目標是平等,還是有需要遵循的報告體制。有時會發生忽視這點、下層直接越級跟上層主管報告的狀況。到底該怎麼管理這種已經養成越級報告習慣的員工呢?
如果你沒有試過、也不習慣開口為自己爭取好位置,甚至連加薪都不好意思說,別總以為主管眼睛是雪亮的,應該看得出你的潛力,職涯的發展有時是需要自己推一把的。
當上司用了百般藉口來找碴,或是說一些不合理的話來侮辱你的時候,刻意保持沉默、什麼話都不說的方法,會出乎意料地有效果。
工作量超載時該怎麼辦?首先,要讓所有合作單位主管知道自己的工作量,其次是做好優先順序及節奏安排...
主管自大愛吹噓,跟著他沒前途,想離職又下不了決心怎麼辦?別急著辭職,要不要放棄一份工作,跟主管喜歡自我吹噓沒有直接的關係。
在談到培養關係前,當務之急是理解並接納以下這點:有效的上下級關係本質上是兩個不完美的人互相依賴。
主管為何突然卯起來盯業績?把他逼到絕境的可能不是你,而是達不到的目標。
根據人類行為模式 DISC,上班族的性格可分為四種類型,職場主管亦同,即主導型、交際型、穩定型、謹慎型。依序來看該怎麼和這四種主管對話:
「這件事交給你3個月了,怎麼還沒有進度?」聽到主管這句提問,你會指責回去、還是責怪自己做得不夠好?無論選擇哪種,其實都不算好好溝通,那該如何做?
你忙著處理急務,上司又在這時候交辦工作,你該如何回應?一開始先答應幫忙,不要一秒拒絕對方。之後再說出你的難處,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鄒開蓮: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老闆很瞎、不了解下屬的需要、做的決策沒道理。但這往往是因為,我們也沒有真心去理解老闆的目標,並且和他的目標對齊。建議⋯⋯
向上管理,不等於拍馬屁,也不是和主管走得越近越好。可別以為主管和你稱兄道弟,就能越級、越線行事。這樣做,既和主管打好關係,又能維持安全距離,保護自己。
主管通常有多年的管理經驗,所以有些「套路」是他們慣用的。假如我們能了解主管這些慣用的手法,那麼就能避免很多的措手不及,從而實現逆向「管理」主管的目標。
每天的工作任務擺在那裡,如何藉由手頭的工作應對主管,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自己在與主管的互動中不會產生大的偏差呢?
人們犯的最大錯誤之一是,以為好表現就足以讓人取得權力、升遷無礙。如果你想開闢一條通往權力之路,就不可以再認為工作表現好已經足夠。
有出Excel報表給老闆,包含數字、項目、月份,大家應該都看得清、讀得懂,但這種沒有洞察(insight)的報表,對管理者來說是空洞且沒用的。
影響力成員了解:當我做最重要的事時,我就最有價值。他們不把自己視為默默服勞役的支援員工,而是工作中的關鍵成員和共同受益者。
職場遇到那種愛搶功勞的同事,讓你總是又累又氣嗎?面對這種職場小人,不需要浪費時間、力氣跟他爭輸贏,而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表現被看見!